论语言模因对汉英言语幽默的阐释力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eau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用于阐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何自然,2005),其核心术语是“模因”(meme)。该术语由英国牛津大学动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在1976年所著的《自私的基因》一书中首次提出。在该书中,作者在描述基因作为生物进化复制因子的基础上,大胆地构想了人类社会文化传递的复制因子—模因。模因是一种与基因相似的现象:基因通过遗传而繁衍,而模因是通过模仿像病毒一样传播。 模因论,作为一个新兴学科,从一诞生就显示出强大的感染力。许多不同领域的学者都试图将模因论与本学科相结合以获得新的启示。在语言学领域,许多学者使用模因论分析了多种语言现象,如流行语、网络语言等。然而,很少有研究者选取言语幽默作为模因论下专门的研究对象来加以系统地分析,相关研究也不多见。因此,将言语幽默作为特定的研究对象,集中分析语言模因对言语幽默的阐释力是本研究的一个特点。 本研究在借鉴模因论基础原理的基础上,尝试用语言模因理论去研究一些言语幽默现象,分析、解释蕴含其中的语言模因和它们对幽默的触发力,并根据传播方式对语言模因进行分类,将蕴含同类模因的中英言语幽默进行对比,揭示藏于其中的文化异同。通过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语言模因对言语幽默的阐释力体现为:出现在言语幽默中的语言模因往往可以充当制笑元素,它可以让读者或听众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或者联想到另外一个较为熟悉的语言片段。细究之下,读者或者听众可以辨别出眼前的语言模因只是一个“山寨版”,与以往所见并非完全一致。这一语言模因与被模仿对象之间在形式、内容、引申意义、感情色彩等方面的差异可以产生出其不意的制笑力。并且,同类语言模因的制笑力在不同的语言系统内也可以得到体现。
其他文献
加强农村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有助于提高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发展比较缓慢,居民认知度低,但需求却比较旺盛.发展农村社区
阿诺德·贝内特(Arnold Bennett, 1867-1931)是20世纪初享誉英国文坛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生前曾声名远播,但死后却一度声名寂寥。《老妇谭》(1908)出版之后,贝氏曾一度认为他
企业和员工是相互作用的两个因素。员工的共同努力构筑了企业的发展,日本企业为开发员工的职业能力,采取适合自身发展的方式对员工进行职业能力培训,不断增加员工职业能力培训的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浪潮的来临,越来越多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在用英语相互交流和传播思想。英语新闻是最新信息和思想的主要媒体。新闻具有时新、重要、贴近读者、独特和有趣的
核心能力是中国教育部门对普通高中生提出的最新要求.本文首先对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以及价值取向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