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权决定论的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研究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239831983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12月11日起,我国金融业开始全面对外开放,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进行几乎无障碍的竞争,给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效率低下,改革相对滞后。产权决定论认为产权结构的不合理是我国商业银行效率低下的根源所在。在我国,商业银行大多是由国家或国有企业控股,而国有产权存在着产权主体虚置、代理人道德风险严重等问题,导致银行效率低下。开始于2003年的股份制改革从产权制度入手,降低了国有股份的比例,引入海外战略投资者,促进资本市场上市,实现了产权结构的多元化。本文以这次股份制改革为背景,侧重研究产权结构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首先,本文运用DEA方法测算了我国12家有代表性的商业银行2001年—2007年的成本效率,并将成本效率进一步分解为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又在技术效率的基础上,将技术效率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从而对样本银行2001年—2007年的效率情况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然后,进一步针对不同产权结构的商业银行的效率进行比较分析:一是按照控股股东身份的不同,将样本银行分为三类,即国家控股银行、国有法人控股银行和非国有控股银行,并在此基础上对这三类银行的效率进行比较分析;二是对各个样本银行引进外资股前后的效率变化进行比较分析。比较发现,从整体上来说,非国有控股银行效率最高,国有法人控股银行次之,而国家控股银行效率最低;另外,比较外资参股前后银行效率的变化,发现大部分银行的效率比引进外资之前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由此初步假定产权结构的不同会对银行效率有影响。其次,本文运用二元选择Probit模型,对可能影响商业银行效率的因素尤其是产权结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Probit的被解释变量Y表示只存在两种选择,取值为0或1,本文根据DEA法给出的Malmquist效率指数判断各个银行在样本期间效率是否得到改进,有改进则为1,没有改进则为0,以此作为被解释变量。对于解释变量,本文引入不良贷款率、资产规模两个财务特征变量和代表外资参股、国有法人控股、非国有控股的三个虚拟变量作为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着重考察产权结构对银行效率改进的影响。结果进一步验证了产权结构是影响商业银行效率的因素之一,并且分析了不同产权结构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最后,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探讨了我国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不足之处。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商业银行效率的建议。应深化股份制改革,建立适度集中的多元化产权结构,完善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机制、内控机制以及外部监管体系。
其他文献
<正> 1985年4月23日,可口可乐公司董事长罗伯特·戈伊朱埃塔宣布了一项惊人的决定。在美国乃至世界商业史上,还从来没有哪一个商业决策能像可口可乐公司的决策那样引起如此巨
基于新一代仿真体系结构HLA的IEEE1516新标准中的最大有效逻辑时间关键值,讨论最大有效逻辑时间在HLA时间管理中的重要意义,分析其在常规时间推进算法中的实现及死锁的产生,研究
随着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迅猛发展,对基金业绩的研究越来越受到理论和实务界的重视。而目前我国的研究在深度和系统性上都存在一定不足,因此远远没有起到指导中国基金业健康发
文章从金融监管客体与监管主体两个角度分析了世界范围内金融监管模式的演进路径,总结了金融经营业态与监管模式之间、演进路径之间的一般关系,并在讨论美国次贷危机后监管模
本文分别从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产生的渊源、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采用的教育方法的差异等方面阐述了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的区别。同时,从道德教育离不开心理教育、道德教育必须
我国在1999年和2001年两度实行国有股减持,但均以失败告终。在国内,经济学家们在经济学的领域对此问题进行研究的比较多,但是,国有股减持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还是一个法律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