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遥感图像小目标检测算法研究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g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学的遥感图像目标检测任务目前被广泛地应用在军事侦察、灾害监测以及城市规划的各个方面,是进一步做遥感图像解析等任务的前提和基础。随着近年来传感器技术的不断发展,遥感图像的空间分辨率越来越高,也提供了越来越丰富的细节信息供算法处理,因此遥感图像的目标检测任务变得越来越重要。近年来深度学习的方法在自然图像的分类以及检测任务当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研究人员也开始使用深度学习的方法来解决遥感图像目标检测任务。光学遥感图像存在着目标尺度变化大、方向不确定、目标分布密集以及背景极为复杂的特点,因此直接将自然图像中的目标检测方法使用到遥感图像中不能取得好的检测效果。本文将主要围绕着如何解决遥感图像中的小目标检测问题展开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一、针对遥感图像背景复杂导致其对小目标检测性能干扰较大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上下文信息的遥感图像小目标检测网络。一是通过扩大候选框区域来提取上下文区域的特征,二是使用LSTM中的门控设计来使网络自适应学习控制上下文的特征从而达到对候选区域分类结果的性能提升,小目标的特征在此过程中被加强从而提升了遥感图像小目标的检测性能。通过在RRPN网络以及Ro I Transformer网络上分别添加所提出的结构并在DOTA数据集上做对比实验验证了所提出上下文信息融合网络的有效性。二、针对遥感图像里小目标经常以簇状结构出现的特征导致其检测困难的问题,本文设计了基于多阶注意力机制的遥感图像小目标检测网络。使用Res Net50-FPN为例做特征提取网络,在低层级使用基于池化的双通道注意力模块,在高层级则使用全局关联的注意力模块来构造多阶注意力网络,在保证不极大增加网络计算量的同时更加专注簇状结构中的小目标单体特征,从而达到了提升检测性能的目的。和上节一样在两个基础网络上进行消融实验设计,验证了多阶注意力网络模块的有效性。三、遥感图像尺寸较大,通常采用固定步长的切割方法既没有解决目标内部尺寸变化大的问题又产生了大量重复目标,本文通过使用多尺度切割的方式并改进训练策略,在不提升切割产生子图数量的同时也利用到了多余的背景信息并且保证了多尺度图像的输入训练,从而大幅提升了小目标检测的性能。此外本文还提出了使用遥感图像场景下不同类别目标的互相关联出现的先验信息来对检测网络的概率输出进行修正以提升检测性能。利用遥感图像的俯视角度特性,同一级类别目标不会互相重叠的先验信息,提出了改进NMS算法的后处理方式,在不改变网络结构与计算量的前提下提升检测性能。为了验证本节提出预处理和后处理方式的通用性,本文使用不同的网络结构分别在DOTA、HRRSD、NWPU VHR-10三个遥感数据集上做了验证,通过实验证明了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状况越来越重视。由于社会医疗资源的紧缺,移动医疗悄然诞生,极大的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目前我国对移动医疗的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急需开发使用便捷、界面友好的移动医疗设备,以满足现代人民生活需求。基于上述背景以及国内外移动医疗设备需求现状,本文以用户体验与应用为目的,开发了一种便携式人体电磁特性测量系统,借助Windows平台,利用C#语言,结合模块化软件
近年来,我国大力开展空间站建设任务,载人航天工程步入到“空间站时代”,空间科学任务前期都要开发地面仿真验证系统进行真实任务前的过渡任务试验和仿真人员培训,目前航天员的培训以及舱室设备的展示主要是在实验室建立物理仿真系统,实际操作演示的一定优点,但其过多占用场地并且前期投入非常高。因此有必要研究开发具有多功能和良好交互性的虚拟仿真系统。本文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空间站仿真与演示中,开发了一套可以进行空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非线性光学一直是发展最快的科学领域之一。这种非线性会引起许多有趣的光学现象,例如二次谐波的产生、克尔效应和饱和吸收。人们普遍认为,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发现将在基础科学研究及工业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具有饱和吸收性的材料中,光的吸收会增加光强度。在早期将染料用作可饱和吸收体并通过被动调Q或锁模产生高峰值功率和超短激光脉冲之后,半导体可饱和吸收体镜得到了发展,并成为该领域的主流材料。
无人自主系统(Unmanned Autonomous Systems,UAS)是无人车、无人机等无人自主设备在现实场景中平稳运行的重要支撑系统,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种生产和生活场景,例如交通运输、应急救援、航空拍摄等。因此,实现无人自主系统面向无人车视觉场景和无人机视觉场景的感知与理解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为了实现无人自主系统对无人车视觉场景和无人机视觉场景的感知与理解,本文研究了无人
液体火箭发动机高速涡轮泵轴端机械密封是泵系统重要的功能部件,其防止了发动机燃料和氧化剂的泄漏。然而,受限于液体火箭发动机涡轮泵密封工作是在极端低温高速等工况,其失效机理是十分复杂;因此对此低温、高速、瞬态起动等极端工况下的机械密封进行接触摩擦及磨损机理的研究已成为相关研究的核心方向。本文在针对未来低温推进液体火箭发动机涡轮泵用轴端低温密封系统,拟构建其接触磨损分析模型,开展面向机械密封配副适配选择
水下偏振成像技术以其简单的系统结构、低廉的实现成本在水下清晰化成像领域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但现有水下偏振成像技术在场景清晰化成像过程中通常仅关注场景中的线偏振成分,忽略了圆偏振成分对图像清晰化过程的影响。当浑浊水体中目标偏振度与后向散射光偏振度数值相近时,现有的水下偏振成像方法对目标偏振度估计不准确,导致重建图像中低退偏目标存在的区域恢复不出信息。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散射退偏效应的水下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大数据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对现代通信领域的智能性与拓展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航空航天、无人驾驶、工业实时控制等领域需要一个高可靠性、强实时性且能够完成大量数据业务交互的综合性通信网络。时间触发以太网通过在传统以太网的基础上增加时钟同步技术,使得网络关键控制业务可以通过时间触发的方式进行传输,保障关键业务传输的实时性与确定性。本论文结合科研项目“同步确定性网络关
遥感图像在农业、军事、外太空探索、环境监测等诸多领域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遥感图像目标检测作为遥感图像处理的一个核心分支,受到了众多研究者的重视,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目标检测算法是目标检测领域中最主流的方法。然而由于遥感图像与普通自然图像之间存在着诸多差异,针对于遥感图像的目标检测依然面临着许多挑战。本文围绕遥感图像目标检测展开研究,针对于遥感图像目标检测中的小尺度目标问
随着精确制导武器的不断发展,远程精确打击技术逐渐成为影响战争进程的主导因素,防空预警系统越来越受到各国军工部门的重视。在防空预警系统中,红外成像技术凭借着隐蔽性强、探测距离远、全天候、抗电磁干扰以及机动性强等优势占据着重要地位。但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由于探测距离远,红外图像中的目标通常存在着尺寸小、亮度弱、缺乏结构和纹理信息等问题,且成像会受到大气衰减、恶劣天气和噪声等影响,因此,红外小目标极易淹没
霍尔传感器是磁传感器中应用范围最广、成本最低的传感器产品,其具有高隔离度、高稳定性和强耐受力等特点,适用于传感探测、距离衡量、位置跟踪等多设计和生产领域。霍尔传感器现阶段主要的技术研究重点在高精度、大功率和高带宽设计方向上。高带宽线性霍尔传感作为最新的研究热点,受到国内外传感器领域的科研工作人员的关注。现今已经拥有成熟的技术和设计方案,在实现设计目的高带宽快速传感的同时,也具有高线性度、低失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