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 国际劳工组织给社会保障下的定义是:通过采取一系列综合性的政策和措施而追求到的一种社会成果。这些政策和措施是对因疾病、失业、年老以及死亡而中断收入来源、陷入贫困的公众(或者是其中的大部分)加以保护,如对上述人员提供必要的医疗,对有幼儿的家庭发放补助金等。社会保障制度保障整个社会机体正常运行,协调社会各个方面关系,已经成为体现一个国家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标志之一。 在中国的改革发展进程中,传统的社会保障体系已被完全打破,能够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全面确立,中国的社会保障安全网还有很多漏洞,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流动人口规模日益巨大,社会风险正在持续累积。 所谓“农民工”是指户籍身份仍是农民,但已完全脱离或基本脱离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主要以在城镇各类所有制企业打工、经商以及从事其他服务行业为生的一类人群。目前我国的流动人口已经超过1.2亿,其中从农村流出的劳动力数量已经接近9000万。他们是目前中国社会身份不明的社会群体,已成为介于农民和工人(市民)之间的一个社会阶层。他们是跨越城乡的边缘性群体,依其职工身份应当纳入城镇社会保险范围,而依其农民身份则应当纳入农村社会保险范围。但无论纳入城镇或农村社会保险范围都存在一些现实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