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的熔融接枝反应改性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y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绝大部分商品化聚丙烯(PP)是通过Ziegler-Natta或茂金属催化剂聚合得到,为高度线性等规结构,导致其在加工过程中表现出低熔体强度等弱点。由于这方面的缺陷致使PP在发泡、热成型、挤出流延、吹塑等方面的应用受到限制。据报道长支链化改性是改善PP拉伸流变行为、增强应变硬化、提高熔体强度的最有效办法之一。此外,PP的极性化也一直是改性的热点之一首先,利用在Brabender转矩流变仪中进行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PP-g-MAH)与乙二胺(EDA)或Y-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之间的熔融间歇基团反应以制备长支链聚丙烯(LCBPP).重点考察二种桥联剂之间的区别。通过反应实时扭矩图、产物红外谱图和流变行为的剖析,证明产物长支链结构的产生,且硅烷的桥联效果比乙二胺好,但易产生交联。其次,在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了以PP-g-MAH为原料,EDA或APTES为桥联剂的反应挤出以制备LCBPP.对比间歇反应,重点探讨了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辅助及连续化后桥联剂种类及用量的影响。与间接法类似,EDA为桥联剂,产物均没有产生凝胶;而以APTES为桥联剂,在反应挤出中极易产生凝胶。产物的储能模量与损耗模量均较原料有所提高,且发现scCO2的加入有助于反应更加充分进行,且降低加工温度能明显减缓聚丙烯的降解。此外,探讨了将马来酸酐(MAH)作为聚丙烯的极性接枝单体,以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作为引发剂,通过双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接枝反应,得到PP-g-MAH产品。考察了不同工艺与配方的影响,并采用了scCO2辅助反应挤出技术。结果表明,当MAH含量一定时,随着DCP含量的增加,接枝率也不断增大,但同时伴随严重的降解。当螺杆转速提升时,缩短了物料的平均停留时间,导致反应程度降低。加入C02促进了大分子与小分子间的扩散和传质,有效地提高了接枝反应程度。最后,采用传统聚丙烯反应挤出熔融接枝马来酸酐及利用马来酸酐和二胺类扩链剂之间基团反应制备LCBPP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在双螺杆挤出机中加料策略的组合,一步法由普通线性聚丙烯制得长支链聚丙烯。结果表明,当马来酸酐含量一定时,DCP含量在一定区间内有一个较优值,使产品性能较佳。产物具备长支链聚合物的一般特征,流变行为得到了大大改善,如低频剪切储存模量增加、损耗角变小、复数粘度增大、剪切变稀程度降低等。同时,改变酸酐与胺的摩尔比可调控所得LCBPP结构。随着长支链密度增加,长支链聚合物的流变特征显得更加突出,而且储存模量和损耗模量的交点向低频方向移动。同时也尝试采用scCO2辅助一步法制备LCBPP。
其他文献
WTO是推动全球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组织,但它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产生贸易保护的因素。本文基于WTO的基本思想,从博弈论角度分析了WTO下自由贸易与贸易保护的表现,阐述了WTO中贸
随着我国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列入国家战略,STEM教育因其培养创新人才的特点逐渐成为了我国教育界关注的热点。我国的专家、学者、教授及一线教师都在试图将STEM教育引入基础教育领域,以期改善目前我国中小学生普遍缺乏创新意识和动手创造能力的现状,但想要真正地改善这样的现状,离不开一线教师对STEM教育的正确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将STEM教育真正落实于课程实践。因此,梳理STEM教育的相关问题再进行本土化
在国内电视媒体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引入海外电视节目版权成为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发展的"新浪潮"。这一现象从侧面反映了我国电视业在创新发展上遇到的瓶颈。在我国电视业界放眼
[背景]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初期,大多数病例的临床症状较轻,严重程度明显低于1918年流感大流行。但随着疫情的不断发展,重症及危重症病例数不断增加并出现死亡病例。西方国家
秦巴山区作为连片特困区之一,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该地区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脆弱,贫困发生率高。贫困脆弱性作为一个具有动态性和前瞻性的指标,可以更准确地度量农户的生
本文是从伦理社会学实证的角度研究中国1949-2009的性道德发展史。本文在对性、性道德、性道德史基本概念分析、界定的基础上,对中国社会1949-2009间的爱情、婚姻、性关系状
东汉时期在丧葬礼俗上,为适应几代人合葬的崖墓、穹窿顶墓、前室横列墓及其大家族墓地相继流行。陶质楼阁、田地、仓、灶、井、家畜、家禽模型与侍俑、乐舞俑、农夫俑以及壁画
随着犯罪形式的变化,技术侦查成为打击犯罪的重要侦查手段。技术侦查因其高度的隐秘性而与公民的隐私权产生冲突。如何在打击犯罪与保护公民隐私权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是技术
当前,有限公司除名问题并不突出,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个人权利意识不断增长,原本封闭的纠纷解决机制,可能逐渐需要更多的外部法律解决方式的介入。股东除名机制作为公司
犯罪本质作为典型的刑法哲学问题是三大犯罪构成体系共通的命题。我国关于犯罪本质的大讨论集中体现在法益侵害说和社会危害性说的争议上,为限制国家刑罚权的发动,实现刑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