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调查呼伦贝尔地区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口腔颌面创伤患者的发病情况,对该地区口腔颌面部创伤流行病学特点进行分析,为该地区口腔颌面部创伤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549例颌面部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其民族比例、年龄、性别、职业、发病时间、致伤原因、临床表现、软组织损伤部位、类型,合并器官及神经损伤情况,骨折部位及类型、治疗方法等特点。 结果: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共计调查病例549份,汉族与少数民族比例为2.03:1,患者发病年龄1~82岁,平均年龄:35.87岁,30-49岁年龄段患者为高发人群。男女比例4.84:1,患者职业类型以其他类(36.07%)及牧民(25.86%)人数最多,7、8、9月是创伤高发时期,交通伤在创伤原因中占的比例最大,占38.98%。颌面部创伤以骨折伤为主,占所有病例的54.28%,人均骨折部位数为2.41处。软组织伤部位以唇最多见,占27.48%,类型以挫裂伤最多见,占57.86%。颌面部骨折患者部位中,颧骨弓复合体骨折最常见,占37.32%,其次是下颌骨(31.34%)和上颌骨(23.57%)。颧骨弓复合体骨折中以颧弓骨折最多,占34.81%。下颌骨骨折以体部骨折最多见,占29.67%,余下顺序依次为颏部(正中联合)、下颌角、髁状突、下颌升支。上颌骨骨折以 LeFortII型最多,占40.2%。骨折类型以闭合性为主,占78.09%,骨折断端形态以明显移位型为主,占58.73%。单纯牙槽突骨折20例,以左上牙槽突为最多,占40%。颌面部神经损伤中,面神经损伤最常见,占41.67%,面神经损伤多为颧面支和下颌缘支损伤,分别占34.78%和32.61%。颌面部腮腺损伤中,以腺体损伤最常见,占94.12%。颌面部创伤最常见的全身合并伤是颅脑损伤(22.21%)、四肢损伤(13.11%)和胸部损伤(7.83%)。骨折治疗方法以坚固内固定为主,占总数的63.67%。 结论:⑴呼伦贝尔地区口腔颌面部创伤的人数呈逐年减少趋势,男性患者的人数远高于女性患者,30岁至49岁是口腔颌面部创伤的高发人群。⑵呼伦贝尔地区口腔颌面部创伤少数民族发病率高于汉族,职业以其他/无业及牧民人数最多。⑶呼伦贝尔地区口腔颌面部损伤的因素中交通事故损伤居首位,7月、8月、9月是高发时期。⑷呼伦贝尔地区口腔颌面部创伤软组织以唇挫裂伤为主,骨折伤以多发骨折为主,骨折好发部位颧骨复合体骨折(37.23%)居首位,其次为下颌骨(31.34%)、上颌骨(23.57%)。⑸呼伦贝尔地区口腔颌面部创伤合并面部其他结构损伤以面神经损伤(7.28%)为主,合并全身器官损伤依次为颅脑损伤(22.21%),四肢损伤(13.11%),胸部损伤(7.83%)。⑹呼伦贝尔地区口腔颌面部骨组织折段伤首选坚固内固定的手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