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研究对象“难道”是现代汉语中比较常见的语气副词,也是留学生在使用时容易产生偏误的语言点。因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通过语料分析、调查研究的方法对语气副词“难道”的多个层面进行分析。最后针对留学生在习得过程中出现的偏误类型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全文共分为5个部分:第1章,绪论。主要交代了本文的选题缘由,语料来源,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等等,介绍了前贤们对语气副词“难道”不同方面的研究成果。第2章,首先从本体出发,主要对语气副词“难道”进行历时研究;其次围绕其语义、句法、语用三个层面进行比较分析。第3章,以语气副词“难道”为研究对象搜集不同的偏误类型并对其进行分析。然后根据这些偏误类型有针对地做调查问卷,并分析问卷中的偏误。最后,根据语料和调查问卷中的这几种偏误类型,找出偏误原因并分析。第4章,针对前文中出现的偏误类型及原因,本章从教材、学生、教师多个方面有针对性地为语气副词“难道”提供了一些对外教学策略。第5章,结语。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并说明了论文的不足之处。通过研究可以发现,留学生在学习语气副词“难道”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不同的偏误。语义方面:在疑问句中,语气副词“难道”的揣测义用法用得少且容易出错,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句法方面:在疑问句中,语气副词“难道”在句中的位置比较灵活,与句末语气词的搭配情况也比较复杂,容易与其他词混淆;语用方面:疑问句中,“难道”的语体使用条件非常有限,并且增删“难道”也会导致疑问语气的改变。因此,本文根据调查研究中发现的问题以及留学生在习得过程中发生的偏误情况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希望此举可以对留学生以及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