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对外贸易在改革开放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经历了快速的增长,贸易总额从1978年的206亿美元增长到2014年的约4万亿美元,在世界贸易额中的占比不断上升。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和开放程度的提高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但也伴随着工资差距的不断扩大。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值衡量的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在2006年达到峰值3.28。各行业间收入水平发展不平衡,2009年,行业城镇职工年均工资极值比高达4.21。近年来,在全球经济缓慢增长的大背景下,我国实行稳中求进的发展战略,对外贸易增长趋于平缓,收入差距也开始接近于合理水平。对外贸易发展与收入差距在增长趋势上存在着相似性,因此针对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影响关系以及存在怎样的影响关系的研究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学者们关心的重要课题。学者们从对外开放角度对我国收入差距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但是由于选取数据及计量模型的差异,并未得出一致的结论。本文以工资水平作为收入水平的代表,将行业工资差距成因置于开放条件下,研究对外贸易对行业间工资差距的影响。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分别阐述了文章的选题背景和意义、相关研究成果、研究结构及方法和创新与不足。第二章为理论部分,在介绍贸易作用于收入分配的经典理论的基础上分别论述了对外贸易如何通过价格传导机制、就业机制、技术进步机制和产业结构调整机制对行业间工资差距产生影响。第三章为描述性统计部分,主要介绍了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状况以及收入差距情况,选取泰尔指数对行业工资差距进行衡量并按照产业为划分依据将各行业分为产业间工资差距和产业内工资差距。第四章为实证检验部分。选取2003-2014年的30个省份中,由各行业平均工资计算的泰尔指数及产业间泰尔指数和产业内泰尔指数作为被解释变量,分别采用出口和进口依存度指标来衡量贸易开放,作为主要研究的解释变量,并加入固定资产投资和外资开放度等控制变量进行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回归分析。第五章为总结和政策建议。在对本文总体结论进行梳理之后,针对如何更好的促进行业均衡发展和经济合理运行提出几点建议。从全国范围来看,对外贸易依存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发展趋势,以泰尔指数衡量的行业间工资差距在总体上也存在同样趋势。实证模型回归结果表明,出口和进口依存度的对行业间工资差距均具有显著性影响但影响方向不同,出口依存度的提高会扩大行业间工资差距而进口依存度的提高会改善行业间工资差距;出口依存度和进口依存度对产业间泰尔指数影响显著且影响方向与总体行业间工资差距相同,但是对产业内泰尔指数的影响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因此对外贸易对行业间工资差距的影响更多的作用于产业之间的差距而非产业内部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