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驱动薄膜的制备优化与系统测试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yong1989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气动式电热驱动器件应用于办公打印和材料研究,其高可靠性微驱动基于液体发射,因此,相应的结构设计及材料要求都较高。其核心原理是由电热驱动薄膜本身的热传导,激发液体气泡成核,成核气泡生长、融合并最终驱动液滴的发射行为。评价气动式电热驱动的液滴发射性能,不仅需要聚焦薄膜本身,而且要观察气泡成核效果,更需要检测液滴发射状态。虽然,惠普和佳能公司已有比较完善的薄膜设计制造方法和测试系统,但是,国内相对缺乏系统而深入的工程研究与探索。本研究首先参考电热驱动薄膜制备原理,使用反应磁控溅射炉制备电热驱动TaN薄膜;通过控制N2流量来优化薄膜质量,得到厚度为1500 A,方阻为85 Ω/□的电热驱动薄膜。通过搭建气泡成核观察系统,观察比对电热驱动薄膜成核状态;利用液滴发射测量系统,量化阈值电压、驱动电压和寿命等参数维度,验证薄膜制备优化效果。研究表明:(1)通过控制N2流量能够有方向性地改变电热驱动薄膜方阻;(2)优化后的电热驱动薄膜,其气泡成核状态接近标准成核规则;(3)优化后的薄膜其阈值电压稳定,驱动电压重复性较好;薄膜的寿命最大可达6亿次发射。因此,对于热气动式电热驱动薄膜,一方面,若无其他材料因素影响,N2流量控制是改善TaN薄膜性能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评价热气动式电热驱动薄膜的驱动性能,需要通过系统观察和测量,才能更直观地判断。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工程研究价值,制备优化的方向和性能测试的方法对国内相关研究领域可作一定补充。
其他文献
微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下生态系统和地上生态系统联系的枢纽。微生物在多年冻土区分布广泛,其在冻土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多年冻土的退化现象较普遍,具体表现为多年冻土消失、活动层厚度增大及地下冰融化形成热喀斯特地貌等。热融滑塌是常见的热喀斯特地貌之一,其主要特征是地下冰融化,地表失去支撑,在一定的斜坡条件下,由于重力作用,表层土壤发生滑塌、
紫杉醇是抗癌药物的代表,对大部分的实体癌皆有作用,主要存在于自然界红豆杉属植物中,但红豆杉中紫杉醇含量低。因此确定适宜的提取工艺和分离提纯方法是很有必要的。本论文采用大孔吸附树脂纯化紫杉烷,并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为功能化试剂制备改性介孔二氧化硅,对紫杉醇进行分离纯化。考察了HPD-400等十一种不同类型的大孔树脂对紫杉烷的吸附性能,并优选出了HPD-400、HPD-100与AB-
在纺织行业中,利用电脑缝编机生产的弹力布,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其核心生产设备是电脑缝编机,它的工作稳定性、高速缝编性能及自动化程度是关键指标,这对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
儿童乘车安全是碰撞安全领域重要课题之一,儿童安全座椅的正确使用能够有效降低碰撞事故中儿童乘员的伤亡率。但是,现阶段儿童安全座椅的设计主要针对单一碰撞工况,在其他碰
在过去的十几年,在周期人工结构如声子晶体或超材料中的弹性波传播因为其前所未有的物理性质和在很多不同领域的潜在应用得到了很大的关注。在弹性波超材料中,很多新奇的物理性质被发现,比如负质量密度,负体变模量,负剪切模量,极端各向异性,杂化特性等。由此也带来了很多新奇的现象和应用,例如低频隔声,负折射,隐身,完美吸收,拓扑效应等。在本文中,我们研究了不同弹性波超材料的有效媒介理论,并且提出了一种控制弹性波
目的:建立妊娠期大气细颗粒物PM2.5(颗粒直径≤2.5μm)暴露的动物模型,观察妊娠期PM2.5暴露后新生子代鼠大脑皮层和海马区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变化,检测子代鼠发育过程中大脑皮层
随着全断面掘进机在工程中的不断应用,作为其关键部件之一的全断面掘进机刀具,在类型和材料性能上不断发展和更新。目前,市面上大约有100多种全断面掘进机刀具,如何在不同地质条件下合理选择和配置刀具,是全断面掘进机刀具应用研究的重点问题。因此,需要针对全断面掘进机刀具的谱系化设计和地层适应性问题展开研究。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从全断面掘进机刀具产品需求谱系、特征谱系、演化谱系三个方面,建立了全断面掘进
为将全球平均温度升高控制在2°C的气候“红线”以内,推广碳捕集与封存技术(CCS)日益迫切。钙基循环捕碳技术因成本低廉、能耗相对较小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钙基吸收剂(活性
Kroll法生产1t的海绵钛约产生200kg的含钛废渣(TiO2含量为4088%),由于含钛废渣的粒度细,结构致密,返回电炉冶炼需要提高温度,添加量超过15%后会造成堵塞,利用率低,导致钛资源浪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交通方面的需求也在逐渐改变,其中精确、实时的道路短时交通流预测不仅可以为路网结构的合理性分析提供数据支持,同时也能使得人们的出行更加便利、高效。因此短时交通流的预测对于交通系统的完善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短时交通流的预测可以看作是一种多因素影响的时空序列预测问题,然而该领域现有的预测方法仍然受到以下数据特征和模型结构的限制:1)交通流数据具有复杂的特征和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