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律原则是一种法律规范,必定要适用于丰富的司法实践。法律原则的适用有其外部的原因,但更为重要的是其自身逻辑性的必然要求。法律原则的适用并非是普遍的和必须的,它的适用要遵循一定的规律、条件和方法,不得滥用。法律原则适用的最终目的是为实现个案的公平正义。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言,将四川泸州“情妇遗赠案”和德国“情妇遗赠案”进行比较,得出两个案例的相似点和不同点。通过对两个案例的分析,从公序良俗原则在两个案例中的适用引出本文所要讨论的主题——法律原则的适用。第二部分,法律原则概说。重点介绍法律原则的概念,从而界定本文所要阐述的法律原则。法律原则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伴随着法学理论的深入研究和法学实践的发展而逐步提出和完善的。法律原则的概念最初是由美国著名学者德沃金首次提出的。他在他的文章中对法律原则进行了充分的论述。基于不同的背景,基于地区和时间的差异,人们对法律原则内涵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本文将法律原则界定在一定的范围内,即在法律中明确以“原则”字眼表现出来或者从现有的法律条文表述可以推导或推论出来的法律原则。第三部分,法律原则的适用需要具备一定的外部条件,即一定的司法环境,穷尽规则,为了个案正义,具有更强理由。第四部分,法律原则的适用是符合其自身的内在逻辑的。法律原则具有裁判功能,具有规范性,具有可诉性,这些都决定了法律原则的适用有其内在的必要性。第五部分,法律原则的适用必然要依靠一定的方法,即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掌握了这两种重要的法律方法,才能更好地适用法律原则。然而,法律原则的适用并不是没有边界的,因为法律原则的适用意味着赋予法官更大的自由裁量权。因此,法律原则的适用必须遵循一定的限制。法律原则的适用是为实现个案的公平正义。法律原则的适用已经倍受关注,期待本文能为具体的司法实践有所指引,为法学理论者带来更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