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合成阴离子识别受体己成为当今超分子化学热门领域。分光光度法是光学传感体系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该方法所需要的仪器价廉、操作简单,特别是裸眼比色法无需任何仪器即能实现定性和定量检测。本论文就是在这一背景下立题并展开研究,我们设计、合成了10个全新的阴离子受体,分别具有不同的识别基团,均可以实现“裸眼”检测的目的;采用紫外及核磁等实验手段对其识别过程进行了研究。我们选取咔唑作为氢键供体,合成了2,9-bis-(2-咔唑-N-亚甲基)-1,10-菲哕啉。该受体形成“面对面”的钳式结构,其空间结构与碘离子的形状匹配,经紫外测试,该受体对碘离子具有很强的选择性。一个基于苯并咪唑类的新型受体2-(2’-羟基-3’-甲氧基苯基)-5,6-二硝基苯并眯唑,由于两个硝基的强拉电子能力,使识别位点的正电性增强,对氟离子具有高选择性的识别特点。我们合成了一个超分子体系[Co(Ⅲ)(Phen)<,2>Cl<,2>][DNQ]Cl·H<,2>O(DNQ=6,7-二硝基-2,3-二酮喹喔啉),同时含有氯阴离子、6,7-二硝基-2,3-二酮喹喔啉阴离子受体及水分子,通过测定晶体结构,民现水分子存在与阴离子竞争主体形成氢键的现象。合成、表征了阴离子受体吡咯-2-醛-2,4-二硝基苯肼和1-吡咯甲酰-2,4-二硝基苯肼,通过紫外和核磁研究,发现2,4-二硝基苯肼部分NH基团可以作为识别位点,但与阴离子结合后会发生去质子化现象。硫脲类受体3-溴水杨醛缩硫代氨基脲,该受体具有双重荧光性能。其受体可以在含有一定量水的溶剂中对醋酸根离子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溶液由无色变为黄绿色,并带有荧光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