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时行及其诗歌艺术风格研究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it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从思想和艺术两个方面对冯时行及其诗歌进行了探讨。冯时行首先是一个理学家,他受学于谯定,又遗意于李舜臣乃至朱熹,在理学的大鼎中分得了一杯菜羹。冯生活于南宋高宗一朝,是一位坚决的主战人士,爱国思想十分突出。爱国思想与儒家的民本思想、孝悌思想构成了诗人遵奉的理学精神。他的上书言事,为民请命等都是这一精神的具体表现。但是,宋代以来,文人士大夫都不再“单纯”,他们常常出入佛老,冯时行也不例外,在他的诗文中,我们能够发现佛光道影不时从天宇外泄漏下来。当然,他是以理学家的身份去兼融佛老,儒学始终居于主导地位。 从冯时行现存的近三百首诗歌来看,是以平淡自然的风格为主。笔者主要从三方面深入分析平淡自然。就情感而言,平淡自然等同于淡泊之志,闲适之情。诗人极度绘写他的闲适恬淡的生活,表现出对平淡自然风格的认同与追寻。从审美角度来看,平淡自然往往外化为意境的清幽隐曲。而清幽隐曲之美实则蕴含了平淡与不平淡的和谐统一,蕴含有一种“不平之气”,从而在二者的参融中,达到了“平淡而山高水深”的最高境界。在形式上,平淡美摒弃一切色泽华丽的言辞,尽用白描手法勾勒,多用瘦语、散语,句法上性任自然,不拘一格。 当然,诗人的风格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性的统一。冯时行以平淡自然为主,兼有豪壮沉郁之作,这种豪壮沉郁是与诗人强烈的爱国心紧密相关的。南宋之初,宋廷有恢复之志,士大夫的抗金复土的呼声逐渐高涨起来。他们情绪激扬,请缨杀敌,诗歌中自然充盈着豪壮之气。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投降派的把持朝政,恢复之志只是成了挥不去的梦魇,豪情也就消匿殆尽,并渐渐转而为凝重的沉郁。除此之外,还有如李白之飘逸,苏轼之放达,但都不具主流,而是臣属于平淡自然的风格之下的。 冯时行不是一流诗人,他的诗歌在许多方面还稍欠火候。但是,在南宋初特殊的政治环境下,在巴渝这块文学贫瘠的土地上,他毕竟表现出自己的风格特色。我们研究他,更主要的是从整理文学史的角度出发,所以,不必求全责备。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内容为:  第一章《东坡易传》中的哲学观。分为五节。  第一节宋学与蜀学概说。蜀学的基本特征是在本体论方面力图以佛、道的本体论来整合儒学,但又将儒学充实为佛
本文首先参考艾·弗洛姆的爱情理论对爱情的本质作了探讨,进一步阐明了爱情对生命个体和整个社会的促进意义,从而发现了日常生活中无所不在的意识形态对真正的爱情的遮蔽,进而探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导语的设计是非常关键的,巧妙地设计导语能够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因此,教师设计导语的时候,需要坚持一定的原则,确保导语设计的有效性。论述了初中语文教学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联墨双馨正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
本文以等义词和等义短语为研究对象。等义词语是词汇意义、语法意义都相同的一组词语。本文以词典中搜集的大量语料为对象,从词语的整体意义和单个义项的角度对它们进行整理、
本文根据煤炭企业通信专网的现状介绍了煤炭企业虚拟专用网(CVPN)的设计 ,并结合大屯煤电公司姚桥煤矿的实例给出构建方案。
连词“因此”产生于南北朝。“因”与“此”最初连用时只是个介词短语,依据出现的语言环境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语义。其中表原因的语义为其演变为因果连词提供了语义基础,提供了一
本文通过对胜利油田通信专网Internet接入中继旁路解决方案介绍 ,说明了数据旁路和中继旁路两种旁路技术的内容 ,对其它通信网拨号接入网络的改造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6月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又一次全新改版.在“内容为王,新闻开路”的思想指导下,各地方电视台也在不断加强新闻报道的投入和改革力度.纵观上海、福建、江苏等城市的电视新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