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淡水交替对含水层渗透性能影响机制试验研究

来源 :济南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qi_anwei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本论文中,以济阳、商河等半干旱地区作为研究区。在了解区域内咸水形成的矿体地质特征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研究了咸淡水交替过程中含水层渗透性的变化特征,并分析了影响含水层渗透系数等水文地质参数变化的因素。受气候、地下水动力条件和古沉积环境的影响,咸水主要分布在易干旱的华北、西北以及沿海地带。目前,国内外对海水(滨海咸水)入侵的研究相对成熟,而对大陆盐化咸水的研究相对薄弱。大陆盐化咸水不同于滨海咸水,它是在特定的地质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虽然在开发体系下历经长期降水淋滤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但是内陆浅层淡水与咸水依然并存,咸淡水过渡带必定会来回地摆动(咸水和淡水互相驱替),同时伴随着复杂的水文地球化学作用和胶体过程,所以这种移动就有可能在咸淡水界面形成垂直于地下水流的低渗透带,而现有的界面移动理论大都是把含水层的渗透性作为常数来处理的,这显然是不科学的。为此,本课题以半干旱地区为研究对象,选取土样和水样,并设计咸淡水交替定水头试验装置,来进行模拟野外咸水区和淡水区相互驱替的过程。通过不同条件下的模拟控制试验,系统地研究咸淡界面粘粒释放、温度等对含水层渗透性变化的影响,这对于半干旱地区咸水入侵的预测和防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这正是本课题所要研究的重点内容,也是本论文的创新所在。通过咸淡水交替动力学试验,将野外调查、室内试验相结合,探讨咸淡水交替过程对含水层渗透性能的影响,可以得出结论如下:(1)含水介质渗透系数与有效孔隙体积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有效孔隙体积越大含水介质的渗透系数也越大。在本文试验研究中,含水介质的体积为1645.97cm3,孔隙度为45.47%,孔隙体积为748.46cm3。(2)在咸水穿透土柱过程中,弥散系数为4.88×10-8m2/s;在淡水驱替咸水过程中,弥散系数为3.12×10-7m2/s。研究表明:弥散系数与渗透系数的变化有密切联系,渗透系数变化影响弥散系数,渗透系数变化越快弥散系数越大。(3)在咸水驱替淡水阶段,渗透系数会随着渗出液携带大部分粘粒流出土柱而缓慢增大。随着试验的进行,由于粘粒的释放减少,含水介质的渗透系数趋于稳定。已知粘滞系数与温度呈反比关系,粘滞系数会随着试验温度的下降而增大,从而导致含水介质渗透系数减小。然而试验数据显示,渗透系数不降反升,故在咸水驱替淡水阶段,温度的变化对渗透性的影响不起主导作用。(4)当试验进入淡水驱替咸水阶段后,开始时渗透系数从5.0m/d升至5.73m/d,增幅为14.7%。此时流速越大,含水介质中粘粒越容易从孔隙壁上脱落,粘粒的释放量也随之增大。而随着粘粒在含水介质中重新迁移和结合,孔隙介质出现阻塞,最终导致含水介质渗透系数的骤降,降幅为56.2%。在淡水驱替咸水阶段的第2131天,试验环境温度的降低加速了渗透系数的减小。而随后时间内,渗透系数有升有降,总体上呈现波动上升趋势,最后稳定在5.45m/d。因此,在此阶段,温度的变化对渗透性的影响也不起主导作用。
其他文献
<正>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的3个月后,6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下称《意见》)。会议认为,推
本文介绍了新西兰无线电立法过程及法律体系,以及《1989年无线电通信法》、《2001年无线电通信规则》和新西兰无线电频谱管理机构的相关情况。阐述了新西兰无线电立法的主要
目的:探讨护患协同护理模式在乳腺癌术后患者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我科收治的乳腺癌术后患者86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乳腺癌术后常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建设也逐渐呈现出了迅猛发展的趋势。在当前的国民经济结构中,公路工程建设是以基础产业的形式存在的,公路建设的发展会对国家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