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适用住房是以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户为供应对象,并按国家住宅建设标准建设的普通住宅。近年来经济适用房建设力度越来越大,但是其植物景观的现状却不尽人意,对这类住房周边的植物景观的研究也不多,因此对它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鲁西北经济适用房的植物景观的现状调查入手,对鲁西北地区11个经济适用房居住小区中应用的植物名称、数量、死亡数量、规格以及配置方式进行现场调查。然后通过对这些居住小区的绿化指标、植物种植情况和绿化种植结构的研究来对植物景观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如下: (1)绿化指标方面:经济适用房居住小区绿地率只要达到国家标准即可,也就是说,达到30%-35%即可;公共绿地最好实行“均好性”,或在居住区外300-500m建设一公共广场。 (2)植物种植情况:经调查统计得知,这些小区中常绿乔木的种类只占植物种类总数的10%,而棵数仅占总棵数的2%,可见常绿乔木不仅种类较少,而且棵数也不多;落叶乔木的种类数占到总种类数的32%,数量却仅有2%。从乔木的总数量来看,仅仅占到应用植物总数的4%,因此,应加大乔木的应用数量,尤其是常绿乔木的数量。在11个小区中,有7个小区的“树单位”没有达到标准,建议居住小区的“树单位”达到≧7的标准。同时,在居住小区绿化中,应更加注重树种的选择,加大乡土树种和适宜本地生长的外来树种的应用,如木本植物白蜡(Fraxinus chinensis)、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苦楝(Melia azedaeach L.),草本植物八宝景天(S edum spectabilis)等,并且同一树种应该选择死亡率比较低的规格来进行绿化。增加行道树的种类,来增加不同楼座之间的可识别性。 (3)绿化种植结构方面:建议鲁西北经济适用房居住小区绿化种植结构为:乔木量:灌木量:草坪面积:绿地面积=0.8-1:4-6:19-21:29,乔木:灌木=1:4-7.5,落叶乔木:常绿乔木=4-5:1。 在对调查过程中所取的11个居住小区和安康南区的土壤样品进行盐渍化程度测定的基础上,将这12个小区的土壤分为轻盐渍化、中盐渍化和重盐渍化三个等级,结合各个小区现场应用的植物种类,得出轻盐渍化、中盐渍化和重盐渍化的土壤中的最佳树种、适生树种和不适宜栽植的树种。 最后在安康南区的设计中栽植筛选出的最佳树种和适生树种,并尽量使小区的三个绿化指标、植物种植情况相关的各项指标和绿化种植结构达到标准,力求为经济适用房居住小区的植物景观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