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太平洋近惯性振荡特征的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ilelem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重力波是海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发生在海洋中的层结水体中。其频率在f<σ<N的范围内,其中f是局地科氏频率,N是浮力频率。根据内重力波的特征和形成原因,在海洋中被分为内潮、近惯性波和孤立波等。西北太平洋作为近惯性振荡的高发区域,科研意义十分重要。然而,由于缺乏观测资料,目前人们对近惯性波的传播机制,其受到背景环境的影响仍然了解很少。本文应用在西北太平洋的潜标数据以及在南海北部的着陆器数据,结合ARGO的温盐数据、卫星的海表高度计数据以及台风的气象数据,对单台风影响下的近惯性振荡信号、多台风影响的近惯性振荡信号,以及对非台风影响的近惯性振荡信号进行分析。解释了西北太平洋以及南海海域的近惯性振荡的信号特征。通过对西北太平洋三次单台风影响的近惯性振荡现象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我们发现:三次近惯性振荡的垂向群速度比前人的研究结果小,同时近惯性流具有高垂向波数的特征。经过理论推导发现,高垂向波数对应小的垂向群速度,这解释了为什么此处垂向群速度比较小。三个近惯性振荡信号发生红移现象,同时红移出现在EOF第一第二模态,第三和第四模态的分解结果却呈现出蓝移的特征。通过与非台风期间的近惯性振荡信号EOF分解结果进行对比,发现台风在此处可以激发EOF前两模态的近惯性振荡信号,三四模态的近惯性振荡信号是在台风期间增强的局地近惯性信号。对此区域六次台风影响下的近惯性振荡信号分析,发现在台风未激发近惯性振荡时,近惯性振荡生成于台风最接近潜标日期的两天之后。但是当近惯性振荡已经生成,新的台风可以在距离最近日期之前增强近惯性振荡。对比于单次台风的效应,该海域在受到多台风影响之后能量可以下传到更深的位置。对着陆器流场进行分析,发现南海具有强烈的半日分潮和全日分潮信号。此处的近惯性信号比潮汐信号小一个量级,但是存在一支传到600米水深以下的蓝移强近惯性振荡信号。该信号强度与潮信号同量级,持续时间从11月3日至16日。谱分析发现垂向流速呈现出五个不同的流核,最强流核发生在600米至650米位置。近惯性能量下传速度为67±5 m d-1,从600米下传到1000米的位置能量耗散18%。EOF分解结果显示,这次近惯性振荡信号开始是第一模态占主导,随后不稳定变成高阶模态。结合台风信息我们发现此次近惯性振荡信号的生成原因不是受到台风引起。卫星的海表高度异常显示此时的正涡度有利于此次近惯性振荡发生蓝移。
其他文献
高校科技统计工作是高校科技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高校科技统计工作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急需采用科学的方法,提高高校科技统计效率。通过采用BS架构的科研管理系统来完
本文主要研究在随机出现的双通道DoS攻击下的网络控制系统基于事件触发的安全控制问题.首先,提出了一个具有补偿策略的DoS攻击模型,且此攻击模型应用于网络系统的传感器-控制
通过研究基于经典概念格的关联规则提取算法,结合区间概念格的概念性质和结构特性,提出了一种带参数的区间关联规则提取模型,以解决不确定规则的挖掘问题。首先给出了区间规则挖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管理在智能化和灵活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阐述了语义网的基本特点;分析了知识管理的流程;给出了语义维基在知识管理中的应用框架;通过Semantic
【正】 我国的化学团体,创始于20世纪初期。最早是1907年,由留欧的化学工作者李景镐、陈传瑚、俞同奎和吴匡时等发起创建了"中国化学会欧洲支会"。接着,在1923年由庄长恭和李
文章结合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探讨了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制度性因素。由于国有控股股东以利税总额最大化为目标,降低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的税盾价值,增强了股权融
区域发展可以看作一个新产业不断出现而旧产业不断消亡的过程。研究经济地理学经典区域发展理论可以发现,经典区域发展理论没有从过程维度揭示区域产业变迁。演化经济地理学
近日,电视剧《少年派》热播。该剧围绕四个家庭,讲述了四个来自不同家庭教育环境的孩子,历经青春期的躁动与不安,最终收获成长的故事。剧中钱三一和林妙妙懵懵懂懂的情感成为很多
报纸
桥梁与环境的和谐共生,才是桥梁景观设计的意义所在。景观生态思想的引入,大大影响甚至改变了桥梁景观设计的思路。在桥梁生态景观的造型设计中,以形式上的仿生最为常见。
本实验研究比较了吉林人参、高丽人参、日本人参的药理作用。结果证明它们均有相似的抗利尿、抗疲劳和挤缺氧等作用,对中枢神经的影响亦同,说明虽然产地不同,但彼此间所具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