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际商事仲裁中的调解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dyshe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不断变换,国际民事和经济交往变得愈加频繁,而由此国际商事争端也逐渐增多。国际商事仲裁做为解决国际商事争议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节约成本、独立性、保密性和简便性较其他纠纷解决方式有着较大的优越性。但是,随着人们对争议解决的要求不断提高,仲裁自身的一些缺陷也逐渐显现出来。这时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国际商事仲裁中的调解”的实践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国际商事仲裁和调解是解决商事争议的两种常用方式,而两者又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争议解决方式。国际商事仲裁与调解能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国际商事仲裁界引起了持久而热烈的讨论和争论。目前,国际商事仲裁中的调解已经作为新的“东方经验”逐渐被许多世界商事仲裁机构所认同和接受,此种认同与接受不仅体现在最近的相关仲裁立法中,同时也被某些仲裁机构的仲裁规则所采用。但是目前这种做法,在一些国际商事仲裁机构中并未得到采用,主要原因是学界对国际商事仲裁中的调解还存在一些反对意见,这些反对意见主要担心的是该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有可能会损害自然公正以及正当程序原则等。本文首先从国际商事仲裁和调解的基本概念出发,在对比国际商事仲裁中的调解及相关概念后,对其所涵盖的基本理念进行分析,然后从国际商事仲裁中的调解的争论焦点对国际商事仲裁中的调解进行正当性解读,最后对我国国际商事仲裁中的调解提出完善措施和立法建议。笔者首先从“国际商事仲裁中的调解概述”入手,将其分为两个部分进行论述。笔者在第一部分“国际商事仲裁中的调解界定”中首先提出国际商事仲裁和调解都是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的一种,具有重大意义,并对“国际商事仲裁中的调解的含义”进行分析和定义并概括其主要特征,进而对国际商事仲裁和调解两个概念进行对比分析,以论证仲裁与调解结合的基础和可能性,最后通过“国际商事仲裁中的调解与相关概念的比较”对国际商事仲裁中的调解与其他类似制度,包括诉讼中仲裁、友好仲裁等制度相比较分析,以期得到一个更为明确的概念。而后,通过介绍“国际商事仲裁中的调解的历史发展”,包括:国际商事仲裁中的调解的产生背景、产生动因和实践现状,从而对国际商事仲裁中的调解有一个更为理性的认识。“国际商事仲裁中的调解的理论纷争”部分主要从国际商事仲裁中的调解的理论争议出发,对该制度进行正当性解读。“肯定的观点及其理由”主要对当前各国学者肯定国际商事仲裁中的调解的理由进行分析。“否定的观点及其理由”主要对当前各国学者反对国际商事仲裁中的调解的理由进行分析。“对国际商事仲裁中调解的理论纷争的思考”则通过对比肯定、否定国际商事仲裁中的调解的观点及理由,提出了国际商事仲裁中的调解具有合理性和广泛的发展前景的观点。“国际商事仲裁中的调解的可行性分析”部分分别从“国际商事仲裁中的调解的理论依据”、“国际商事仲裁中的调解的价值分析”、“国际商事仲裁中的调解的实践意义”三个方面,对“私访”与自然公正原则、由同一个调解员转化为仲裁员等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通过对国际商事仲裁中的调解进行价值分析,同时在国际商事仲裁中的调解制度的实践方面也进行了深入的叙述。国际商事仲裁中调解制度的可行性分析也就是通过上述三个方面的论证而实现的。在对国际商事仲裁中的调解的可行性分析论证之后,就需要一个宏观的原则来指导该制度的有效运行。“国际商事仲裁中的调解的基本原则”部分,主要剖析了该制度所具有的基本原则,从而为国际商事仲裁中的调解的实施起到宏观指导作用。在最后一部分,笔者首先通过“我国国际商事仲裁中的调解的发展和现状”对我国国际商事仲裁中的调解的发展和现状进行评述。其次在“我国现行国际商事仲裁中的调解的特点及缺陷”部分中对我国国际商事仲裁中的调解的现行有关规定的特点和不足进行了剖析。最后“完善我国国际商事仲裁中的调解的建议”从国际商事仲裁规则的规定、调解协议法律效力的确定以及仲裁员豁免制度三个方面提出建议。
其他文献
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最重大问题,也是当代中国需要深入研究的热点课题。新中国成立60年来,在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指导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经历了
政府采购作为一种制度最早形成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西方自由资本主义国家,并随着西方自由市场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的过渡而逐步完善。作为当今世界各国政府管理社会经济生活的一种手段,政府采购制度在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采用比较法的方法对中美两国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对比研究,旨在为我国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以此弥补我国目前关于政府采购法律制度存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政治文化是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们在社会生活和政治实践中形成的政治认识、政治感情、政治理论、政治价值观念相对稳定的有机体系。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观认为,政治文化产生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之一。近年来,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遇到了许多问题和挑战,教育效果不理想,特别是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