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和研究谷红注射液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运用中医辩证及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临床依据。方法:将60例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按照随机、单盲、对照的研究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以静脉滴注谷红注射液20ml,一日一次,连续治疗20天为一疗程,间隔10天后,进行下一疗程治疗,共三疗程,同时口服盐酸多奈哌齐片,一次5mg,一日一次。对照组予以口服盐酸多奈哌齐片,一次5mg,一日一次。在治疗期间针对两组患者的血管危险因素给予对应治疗,但不可使用其他益智或抗精神类等药物,观察治疗前、第二疗程后及第三疗程后的Mo CA、MMSE、ADAS-cog、CIBIC-plus、ADL和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1.疗效性指标评估1.1临床总体印象治疗三疗程后,治疗组CIBIC-plus测评总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在改善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的CIBICplus方面有效率要优于对照组。1.2认知功能ADAS-cog评分方面:三个疗程后,两组患者ADAS-cog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同期组间比较,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0.01)。其中治疗组的记忆力、实践能力及言语能力等亚项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对照组仅在定向力亚项优于治疗组(P<0.05)。Mo CA评分方面:两疗程后,仅治疗组评分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0.05),其中治疗组的命名、语言能力等亚项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三疗程后,两组患者Mo CA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改善(P<0.01);同期组间比较,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治疗组的命名,语言能力、视空间与执行能力、定向力等亚项改善情况要优于对照组(P<0.05)。MMSE评分方面:两疗程后,两组患者MMSE分值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疗程后,两组患者MMSE分值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或P<0.01);同期组间比较,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治疗组的计算和注意力、延迟回忆以及即刻记忆等亚项目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1.3日常生活能力两疗程后,两组患者ADL分值较治疗前均改善(P<0.05);同期组间比较,两组间差别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疗程后,两组患者ADL分值较治疗前均有进一步改善(P<0.05);同期组间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1.4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治疗组83.33%优于对照组的69.23%(P<0.05)。其中两疗程后,仅治疗组总积分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0.05);三疗程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同期组间比较,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治疗组的肾精亏虚型、痰浊阻窍型和瘀血阻络型等三证型积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2.安全性评估:在治疗及随访期间,两组患者用药后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检验等未见明显异常变化。结论:谷红注射液对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疗效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认知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中医证候积分,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是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安全、有效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