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z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是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而言的。它是一种活的遗产,往往依附于地方团体或者个人的创作、保护和创新而存在。任何载体的消亡都会给这些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巨大的损失甚至使其湮灭。这种消失的速度有时比物质形态遗产的消亡更快,因而保护责任也更重。尽管南京市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极为丰富且形式多样,但是随着现代化和全球化步伐的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土壤日愈贫瘠。在此背景下,有效保护与经营南京市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 文章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接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了阐述,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特征、分类及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进展。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南京市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调查和评价,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保护现状。共调查了南京市域的7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民间音乐、传统戏曲、传统手工技艺、节庆民俗等九大类别,其中超过一半以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处于濒危状态,急需对其进行保护与经营。接着对南京市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经营进行了重点阐述。从资源普查体系、名录体系、法律保护体系、传承人保护制度、可持续发展检测评估体系和保护队伍体系六个方面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并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危机管理、旅游开发和文化产业化经营的角度展开论述,针对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构建合理而有效的危机管理体制;提出民俗生态村、民俗博物馆和生态博物馆及专题性民俗旅游的旅游开发模式;把南京市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业化类型分为消费商品型、旅游资源开发型、表演艺术商业化经营型和有偿展览型四种.并分析了南京市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经营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效益。最后是结论部分,分析了文章的创新和不足之处及展望。
其他文献
2014年我国寿险业规模保费收入约为12700亿元,同比增长18.15%,寿险行业保费净增加1959亿元,真正实现了爆发式增长。保险行业总资产年度同比增长17.5%,而同期中国GDP增长7.4%。我国寿险市场上竞争主体增加到71家,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经营风格逐渐分化。作为成长型中小寿险公司的H寿险公司,现有绩效奖金激励方案不能够起到激励的目的,比如年度绩效奖金与公司战略脱节,规范化程度不高,考核指
1998年以来,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住房福利制向住房商品化的历史性转变。近年来国内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迅速,有力地推动了城镇的住房建设,房地产
学位
学位
本文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网络进行了研究。文章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提出本文的研究意义及研究背景。第二部分是技术创新网络的基本理论概述,主要阐述技术创新网络的理论基础,概念
胃肠外营养(PN)作为重要的支持手段广泛应用于危重新生儿,尤其是在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的救治中,由于其胃肠道及肝脏等重要脏器尚不成熟,在应用过程中将出现更多的并发症,其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需要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谋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这已经成为企业家们的共识,并且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实践。而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正在成为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