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侧颈7移位治疗臂丛根性撕脱伤最佳术式及相关大脑可塑性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touse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健侧颈7神经根移位是治疗全臂丛根性撕脱伤安全而有效的方法。按照传统的健侧颈7神经根移位术治疗全臂丛根性撕脱伤,只能恢复一条神经,术后恢复效果虽然有效但有限。本研究目的为如何充分地利用健侧颈7充足的神经纤维,最大限度地修复受体神经。同时比较健侧颈7神经根移位术前、术后肢体自控能力与功能恢复情况和中枢神经可塑性的关系,从影像学及分子生物学方面探索中枢神经可塑性发生的机制,研究中枢神经的可塑性与周围神经损伤及修复的关系,为健侧颈7移位术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本研究共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健侧颈7移位最佳术式的实验研究 目的:1:充分地利用健侧颈7有髓神经纤维,尽可能修复患侧两条主要神经,最大限度地修复受体神经,获取更多功能。 2:比较不同方式的健侧颈7移位术式受体神经生长情况,探讨最佳术式,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以与人类在臂丛解剖结构及功能上相似的Sprague-Dawley大鼠为实验对象,体重200克-250克,105只,随机分为A-E共7组,每组15只。经背侧入路,建立左侧全臂丛根性撕脱伤健侧颈7移位大鼠模型。以传统健侧C7神经根移位术为基础,将尺神经近端分两股或将健侧颈7神经根经尺神经和腓肠神经2股桥接,分别经端端吻合移位于两条受体神经。自术后1月起,每周开始观察动态行为,分别采用抓握力试验、梳洗试验、爪印迹试验等动态行为学观察;术后按照分组,在术后三个不同时间段,通过运动神经纤维计数、电生理及肌肉功能测定等方法,比较运动神经潜伏期及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移位神经吻合口远端有髓神经轴突计数及肌湿重、形态学观察、单刺激和强直收缩力,比较不同方式健侧颈7移位后的功能的差别,了解不同时段神经生长情况,分析其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探讨最佳移位术式。 结果:术后患肢功能逐渐恢复,抓握动作效果从优至差依次为A、C、B、E组,梳洗动作依次为D、C、B组。但爪印迹试验动作E,F,G组无显著性差异。同时修复正中神经和肌皮神经的组2月后均出现主动屈指、屈肘。抓握力比较:术后2月,B、C、E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3月、6月,B、
其他文献
农村社区基础设施是事关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物资资本。在家庭联产承包制、村民自治、乡镇企业改制等新的制度背景下,特别是在农村税费改革后,我国农村社区基础设施供给缺乏稳
许多国家的职业体育组织都存在对外员使用的限制,这也是我国职业体育组织所采用的外员使用政策。外员使用是国内俱乐部与外籍球员之间关于外籍球员劳动使用的交易,这个交易会
多年来随着关中灌区麦田化学除草剂的长期、大面积应用,麦田杂草群落和优势种群发生了变化,本研究主要进行了关中灌区麦田杂草的发生和优势种群的演变情况调查,分析了杂草群
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加大了征地拆迁的力度,导致耕地资源锐减,农牧业可使用的土地资源愈发严峻。这一现象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还是得粮食问题无法保障。基于此情,本文便从如何
本文首先提出影响江苏省的七种重要气象灾害的定量指标,考虑其共同影响和受灾区域的社会经济状况,建立了气象灾害综合评估模型,可以分季节对重要气象灾害的严重程度及综合经济影
本文较为系统地总结了国内外节肢动物群落的研究进展,对果园节肢动物群落及天敌利用等进行了综合分析,探讨了果园节肢动物群落的研究前景。运用生态学、分类学、统计学及计算
本文从整体上系统地探讨了晚清清流派在晚清政坛上所处的历史地位问题。全文分四个部分,对清流派这一政治力量的产生、发展、政治主张及其主要活动,作了一个全面的考察,分析
教育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是师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活动。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育和教学的发展,没有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没有良好师生关系的
本文在综述电磁屏蔽材料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着重在于解决电磁屏蔽的难点——低频磁屏蔽问题,从而实现展宽电磁屏蔽材料使用的频率范围,使材料达到宽频电磁屏蔽的目
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简称SLS)是一种以激光作为能源,各种粉末作为原料的3D打印技术。该技术因具有成型工艺简单、精度高、应用材料广和烧结制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