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kbps波形内插语音编码算法的研究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inc96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对可视电话、无线通信、卫星通信和语音存储的需求越来越大,所以语音压缩仍然是通信领域中的关键技术。而目前已有的低速率编码器,话音质量不够理想。 本文的主要目标是在现有的3.75kbps波形内插(WI—Waveform Interpolation)算法的基础上,开发一个速率为2kbps的WI编码器,并用C语言在计算机上模拟实现。通过对现有的WI模型进行改进,本文提出了一种在编码端去除对齐过程的三次B样条插值方法,降低了算法的复杂度。非正式的A/B测试表明,改进的WI算法的模型质量好于ITU 32kbps G.726标准。 WI编码器将语音信号表示为渐变的特征波形(CW—Characteristic Waveform),然后将其分解为慢渐变波形(SEW—Slowly Evolving Waveform)和快渐变波形(REW—Rapidly Evolving Waveform),分别表示语音的准周期成分和类噪声成分。本文中对归一化的SEW只传送其低于800Hz的谐波成分,而高于800Hz的谐波成分,根据此处CW功率谱近似等于一,通过REW的幅度谱来恢复。对REW则采用正交多项式进行拟合,然后基于合成-分析进行矢量量化。 非正式可懂度(DRT)测试表明,2kbps WI编码器的得分为95%,清晰度为优,整句话的可懂度接近100%。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光谱图像是由成像光谱仪在不同光谱波段获得的序列图像,在二维遥感图像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光谱维的信息。这种高分辨率、连续谱段的图像具有极大的数据量,对传输和存储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技术具有高分辨率、全天时、全天候工作的特点,被广泛地应用于科学研究、工农业生产以及军事等领域。目前随着自然环境变化的加
随着现代电子产品功能不断强大、复杂度不断提升、功耗不断减小,电子产品工作时钟频率将变得更快,供电电压将变得更小,相应的电路设计所允许的噪声容限、时序容限也将变得更低。大规模集成电路内部晶体管同时开启将产生陡变的瞬态电流,由陡变瞬态电流引起的同步开关噪声将严重影响电源分配网络。电源分配网络是高速电路设计的核心,电路中所有器件都将连接到电源分配网络。电源分配网络设计的科学与否,决定整个产品设计的成败。
H.264/AVC是ITU-T Video Coding Experts Group(VCEG)与ISO/IEC 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MPEG)共同组成的Joint Video Team(JVT)所制定的最新一代视频编码国际标准,也被称为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