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萜类化合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是最大的一类天然化合物。生物体内的萜类化合物主要有两条生物合成途径:甲羟戊酸(MVA)途径和非甲羟戊酸(MEP)途径。研究表明,经典的MVA途径主要存在于动物(包括人类),真菌及一些古细菌当中;新近发现的MEP合成途径则更广泛地存在大多数真核细菌、藻类、地衣等当中;高等植物中则同时利用这两条合成途径来完成萜类化合物的合成,其中以MEP合成途径占主导地位。为了进一步研究MEP途径中的重要中间体及关键酶,本研究利用含羰基化合物与2,4-二硝基苯肼(DNPH)在酸性条件下反应得到的产物腙对紫外-可见光有吸收的特性,建立一种柱前衍生-HPLC法测定中间体1-脱氧-D-木酮糖-5-磷酸(DXP),磷酸丙糖D-甘油醛-3-磷酸(D-GAP)及二羟基丙酮磷酸(DHAP),先将这三种化合物在碱性磷酸酶的作用下分别生成去磷酸化产物1-脱氧-D-木酮糖(DX)、D-甘油醛(D-GA)及二羟基丙酮(DHA),然后在酸性条件下与2,4-二硝基苯肼衍生成腙,再以HPLC进行测定。衍生化反应的适宜条件为:反应温度37℃,高氯酸浓度为30%,DNPH与羰基化合物的摩尔比为6:1,反应时间60min。色谱条件:0min,40%甲醇;17min,80%甲醇;18min,40%甲醇;20min,40%甲醇。结果表明,本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良好的线性关系,DXP的检出限为1μg/mL, D-GAP的检出限为1μg/mL, DHAP的检出限为0.1μg/mL,三者在0.001~1mg/mL范围内其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重复测定3次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0%,标准回收率为98%-102%。为了检测此方法的实用性,首先检测了唇形科植物薄荷(Mentha haplocalyx)、藿香(Wrinkled gianthyssop)及藜科植物菠菜(Spinacia oleracea)中的DXP, D-GAP及DHAP的含量,但由于植物体系复杂,此方法只能用于定性而不能定量。其次测定了E. coli BL21工程菌株中的DXP, D-GAP及DHAP,重现性和精密度良好,回收率为70%~80%,故此方法可运用于细菌体内这三种具有重要生理功能化合物的同时检测。最后,还测定了1-脱氧-D-木酮糖-5-磷酸合酶(DXS)的稳态动力学参数,Km、Vmax和Kcat测定结果与文献报道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