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研究了两个方面的内容:1、用电化学方法研究黄酮类化合物对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 XOD)活性抑制机理及XOD的直接电化学性质。2、用电化学法研究黄酮类化合物对乳腺癌(MCF-7)细胞活性抑制机理。研究中运用了循环伏安法、紫外光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MTT(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法、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手段。研究表明:(1)制备的黄嘌呤氧化酶、单壁碳纳米管与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胺复合(XOD/SWNT+DDAB/EPG)修饰电极上实现了XOD的直接电子传输;XOD的氧化还原峰电位与pH值成线性关系,斜率为70 mV/pH;峰电流Ip随扫速v变化呈线性关系,因此XOD的氧化还原反应为两电子两质子反应,XOD在修饰电极上的传质过程是表面控制的准可逆过程;XOD/SWNT+DDAB/EPG修饰电极对黄嘌呤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性,从而提高了电极对黄嘌呤的检测灵敏度;芹菜素和槲皮素对XOD的电化学响应产生抑制作用,而芦丁几乎没有抑制性。芹菜素和槲皮素的IC50约为5×10-6 mol/L和1.5×10-5 mol/L,其抑制作用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其抑制能力顺序为:芹菜素﹥槲皮素﹥芦丁,该结果与紫外光谱检测结果相吻合。(2)研究了MCF-7细胞的电化学行为,对比了完整细胞、细胞分泌液和细胞质的电化学行为,分析了细胞分泌物和细胞质中电化学活性物质的成分和含量,发现细胞电化学信号来源于细胞代谢产物黄嘌呤和鸟嘌呤,并且细胞质中的含量远高于细胞分泌物中的含量。因此,采用细胞超声裂解悬浮液的伏安信号来跟踪细胞生长状况和评价细胞活性将能得到更敏感的伏安响应;另外,用电化学法研究了黄酮类化合物木犀草素、槲皮素、异槲皮素、芦丁对MCF-7细胞活性的抑制作用,其IC50值分别为:9.77、32.8、64.7、98.7μg/mL,抑制能力顺序:木犀草素﹥槲皮素﹥异槲皮素﹥芦丁,且其抑制作用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电化学法检测抗癌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与经典检测方法MTT法检测的结果基本吻合,由此证明,该方法可以用于抗癌药物敏感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