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F15通过促进Treg细胞的分化和功能介导肝癌免疫逃逸机制及其作为免疫治疗新靶点的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g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肿瘤免疫治疗已在多种肿瘤治疗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其疗效在不同患者和肿瘤之间并不统一,且普遍存在应答率低、免疫相关副作用严重等问题。深入研究肿瘤微环境(TME)免疫抑制特性的机制对逆转肿瘤免疫逃逸状态、开发更为有效的免疫治疗靶点至关重要。目前肝癌的治疗方法十分有限,化疗和分子靶向疗法整体治疗效果较差。免疫治疗为肝癌带来了新的策略和希望。现有肝癌免疫治疗虽取得了一定疗效,但仍差强人意。调节性T细胞(Treg)是抑制机体免疫反应的关键细胞亚型。研究表明,在包括肝癌在内的多种肿瘤中,肿瘤组织往往存在大量Treg浸润,且其外周Treg的比例也显著高于健康人。Treg介导的免疫抑制能够阻碍肝脏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在诱导肝癌免疫耐受及促进肿瘤免疫逃逸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一些临床前肿瘤模型中,清除Treg使肿瘤快速消退并显著逆转了TME的免疫抑制状态,但会引发严重的自身免疫反应。因此,深入研究肝癌中Treg的诱导产生和激活机制,是建立针对Treg免疫治疗策略的关键。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是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的成员。GDF15在生理条件下表达水平极低,但在炎症疾病和恶性肿瘤条件下显著上调。近年来,GDF15在诱导恶病质、厌食症和造成体重减轻方面的作用已得到深入阐明。但GDF15作为一种可被炎症诱导的细胞因子,其免疫调节功能尚存争议。【研究目的】为研究肿瘤Treg特异性诱导激活机制,发现针对肿瘤Treg的免疫治疗靶点,本实验通过对肝癌组织浸润Treg比例较高和比例较低的两组肝癌组织样本进行RNAseq高通量测序,鉴定GDF15与肿瘤Treg浸润比例的相关性;通过临床样本检测和TCGA数据库中肝癌样本数据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分析肝癌组织中GDF15表达水平与肿瘤Treg浸润比例之间的相关关系;阐明GDF15对Treg诱导分化和功能调节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寻找GDF15在T细胞上的受体并明确其介导下游生物学功能的信号转导途径;研究以GDF15为靶点的肿瘤免疫治疗对小鼠肝癌的治疗作用,明确GDF15作为肿瘤免疫治疗新靶点的应用潜力,以期为针对Treg的肝癌免疫治疗提供新的策略。【研究方法】1.对肝癌组织浸润Treg比例较高和比例较低的肝癌组织样本进行RNA-seq高通量测序,寻找肿瘤Treg特异性诱导激活的相关分子;2.通过对临床肝癌样本GDF15含量、肿瘤、外周血及淋巴结Treg比例的检测,并通过TCGA数据库肝癌样本数据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证实GDF15与肿瘤Treg浸润比例之间的相关性;3.用CRISPR Cas9系统敲除肝癌细胞系的GDF15基因或给予GDF15体外刺激,通过研究内源性GDF15缺失及外源性GDF15刺激对肿瘤细胞的影响,研究GDF15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4.使用GDF15敲除与未敲除的肿瘤细胞构建小鼠原位肝癌模型,研究体内GDF15缺失对小鼠肝癌生长的影响。通过流式质谱(Cytof)研究GDF15缺失对TME中浸润免疫细胞亚群的影响;5.分别研究GDF15对诱导型Treg(Induced Treg,iTreg)和胸腺型Treg(Thymus Treg,tTreg)诱导分化、增殖能力及抑制功能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6.通过IP-MS鉴定T细胞上GDF15的受体,并阐明受体介导GDF15生物学作用的具体分子机制;7.使用GDF15单克隆抗体治疗小鼠原发诱导肝癌,评价GDF15作为肿瘤免疫治疗靶点的有效性,并研究与PD-1单抗联用的效果。【研究结果】1.筛选出了与肝癌Treg相关的GDF15分子;在90例临床肝癌病例的肿瘤组织及其相应外周血和引流淋巴结样本中,证实肝癌组织GDF15的表达量与浸润Treg比例之间的相关性;用多种生物信息学方法在TCGA数据库肝癌样本数据中证实了这种相关性;2.证实GDF15能够诱导外周iTreg的产生、增强nTreg的抑制功能,抑制肝癌TME中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介导肝癌免疫逃逸;3.鉴定出GDF15在T细胞上的受体CD48,明确GDF15通过与CD48结合抑制了TCR信号通路中ERK/AP-1通路的激活,下调转录因子c-jun/c-fos,减少对STUB1的转录激活作用,降低STUB1的表达,使FOXP3蛋白的积累并对Treg的诱导产生与抑制功能产生促进作用;4.使用单克隆抗体阻断GDF15有效地逆转了肝癌TME的抑制性免疫状态,达到显著的抑瘤效果。GDF15单抗治疗显著改善了荷瘤小鼠的食物摄取,有效减缓了肿瘤引起的体重下降。GDF15单抗与PD-1单抗的联合治疗显示了比任一单独治疗更好的抑瘤效果。【结论】1.GDF15在肝癌中高表达,与肿瘤浸润Treg比例具有相关关系,是肿瘤Treg诱导分化和功能促进的关键分子。GDF15促进肿瘤Treg的产生和功能,增强TME的免疫抑制状态,从而介导肝癌免疫逃逸;2.GDF15通过结合T细胞上的CD48受体以转录后修饰抑制蛋白泛素化降解,促进FOXP3蛋白在细胞内的积累。CD48是目前我们在免疫系统中鉴定出唯一的GDF15受体,介导了GDF15对Treg/T细胞的免疫调节功能。该受体的发现为深入研究GDF15在免疫系统中作用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可能性;3.GDF15作为特异性针对Treg的肿瘤免疫治疗新靶点,其单克隆抗体能够逆转肝癌TME的免疫抑制状态,对小鼠原发性诱导肝癌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还能够改善食欲、减缓肿瘤引起的体重下降,抑制恶病质的发生。与PD1单抗联用能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其他文献
背景近年来,以免疫检查点PD-1/PD-L1阻断为代表的肿瘤免疫治疗快速发展并在多种肿瘤的治疗中获得成功,但是免疫疗法在卵巢癌中的应用收效甚微。免疫浸润不足及抑制性免疫微环境是影响免疫疗法在卵巢癌中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近几年的研究发现,CDK4/6抑制剂,一种靶向细胞周期蛋白的小分子抑制剂,在抑制肿瘤细胞周期的同时能够影响肿瘤的免疫微环境,包括促进杀伤性T细胞浸润,抑制Treg增殖等作用。联合CD
学位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老龄化,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等衰老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患者表现为逐渐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精神和经济负担。AD以慢性、进行性学习及记忆能力下降为主要临床表现,其发病机制不清是限制临床治疗药物研发的瓶颈。已知小胶质细胞活化失控所致的过度炎症反应是导致神经元慢性退变的重要原因,而最新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是诱发小
学位
背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肝病,已成为威胁全球健康的重要因素,并被公认为肝癌最常见的危险因素。NAFLD包含了从单纯脂肪变性(non alcoholic fatty liver,NAFL)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的一系列疾病过程,其严重
学位
本文旨在研究中国光大银行长春分行的零售信贷业务营销策略,并提出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和实施路径。该银行自2018年开展零售业务转型至今,在当地零售信贷主要市场发展良好的背景下,没有实现贷款规模的有效增长,营收增长逐渐放缓,与当地同类型银行对比排名靠后。在研究过程中,本文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对中国光大银行长春分行的零售信贷业务的营销策略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也对内外环
学位
近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承担着经济增速放缓与监管机构高压的双重压力,既面临优质客户增长乏力,又不得不接受净息差缩窄和资产质量恶化。在这种背景下,银行资产业务逐渐向“轻资本、轻资产”转型。零售信贷业务目前是银行各项信贷业务中的最优选择,主要是因为潜在客户规模大,对这类客户开展信贷业务的风险相对较小,收益率在同等规模下更高。目前疫情已经得到控制,经济势必会
学位
为深入理解黄海现代沉积作用和沉积环境,研究了威海周边海域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并探讨了海域沉积动力环境。研究发现,粉砂粒级是表层沉积物中最重要的组分,由岸向海逐渐增加,研究区北部、东部及刘公岛南部海域粉砂含量普遍>60%;砂粒级组分含量由岸向海逐渐降低。依据沉积物粒度特征,研究区的沉积动力环境可以划分为5个区,由岸向海水动力逐渐减弱。近岸粗颗粒沉积物受河流以及海岸侵蚀影响
期刊
【背景】肝细胞癌(HCC)是世界范围内癌症相关死亡的第四大原因,且其死亡率逐年增加。目前HCC的治疗方式有手术切除、放疗、化疗和肝移植等,但HCC患者发病多属晚期,使患者治疗策略受限。复发和远处转移是HCC患者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因此,探索HCC发生发展的潜在机制和新的治疗靶点有望改善HCC预后。炎症和免疫逃逸是肿瘤的标志。免疫逃逸通常伴随着免疫抑制细胞的募集,如髓系来源抑制性细胞(MDSCs)和
学位
【背景】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是一种以炎症或纤维化损害肺组织为特征的异质性肺疾病。目前世界范围的发病率正在不断上升,但发病机制迄今未明,且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潜在病因包括环境暴露、药物因素、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CTD)等。众所周知,结缔组织病是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
学位
肠上皮细胞具有强大的自我组织和自我更新的能力。肠道干细胞是各类型肠道细胞的来源并驱动肠道细胞的增殖、再生、分化,由肠干细胞产生的新细胞使肠道始终保持着新鲜的活力并维持着肠道稳态。如今,炎症性肠病(IBD)发病率在全球呈逐年上升趋势,有关肠粘膜上皮再生修复是治疗IBD的重要目标。近年来,肠类器官技术的出现为有关肠道的增殖发育、疾病治疗、再生修复等生物医学领域的探究提供了理想的体外研究模型。Latex
学位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面临较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合适的待遇保障模式有助于缓解这一问题。本文基于我国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实践,首先从理论上论证了几种常见的待遇保障模式对于申请者高报失能程度的激励,再利用典型城市长护险政策和实际运行数据检验了个体高报失能程度的行为。本文实证研究表明,给予重度失能者现金补贴的模式有高报激励,使低失能者评为高失能者的概率显著提高7.0~11.0个百分点,异质性分析发现高报问题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