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沈从文小说中的女性服饰描写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_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服饰是身体的政治、文化和历史,是人的自我确认和区分的符号系统,是人在人化过程中的重要凭借和标志。因此,服饰描写也必然是作家经由现实的人到创造文学的人的重要依凭,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艺术手段。特别是在需要种族国家民族和个人身份重新界定和认同的中国现当代而言,广泛存在的身份焦虑,必然转化为一种服饰焦虑。这一点也会很深刻地反映在敢于担当的现代作家们身上。此外,沈从文具有苗族的身份背景,他的小说创作主要型构了一个湘西世界,而苗族是蚩尤后裔,具有敏感的历史,他们没有文字只有语言,其历史主要体现在民族服饰之中。解放后,沈从文又做了大量的服饰器物研究。所以,研究沈从文小说中的服饰描写是有特别意义的。通观沈从文小说的创作,服饰描写深刻反映了他的创作主旨。探求沈从文小说中湘西少女的服饰描写、湘西传统妇女的服饰描写、湘西土娼的服饰描写以及它们在沈从文小说创作中体现出来的审美特征、文化内涵,有利于我们从一个新的视角去研究沈从文的小说创作,有助于我们掌握这种艺术手段的发展及其功用,也会对当代小说的创作有所启迪。全文共分为绪论、主体、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说明选题意义、研究现状,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分别分析了沈从文小说中湘西少女服饰描写(简繁对比、略貌取神的服饰描写艺术),湘西土娼的服饰描写(色彩对比的服饰描写艺术),湘西传统妇女服饰描写(与民俗结合的写实服饰描写艺术);第二章从“向善为美、秩序为美”的儒家伦理道德以及道家“天人合一”的自然精神两个方面,对沈从文小说中女性服饰描写的审美总体特征和个体特征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第三章从作家个体因素(审美气质、个人禀好)和创作因素(文化心理、审美功用)以及沈从文的民族身份和地域意识出发,追溯沈从文在创作时注重女性服饰描写的缘由;第四章参察沈从文小说中的女性服饰描写所代表的服饰文化的文化内涵;结语部分简要总结全文,指出本文的不足之处和尚需拓展的领域。
其他文献
女儿今年初三了,因为马上就面临中考了,我觉得中考是孩子人生阶梯形成的一个分水岭,所以就对她的关注和督促比较严格。可是令我很难受的就是,女儿回家似乎越来越不爱讲话,即使偶尔说几句,也都是跟我和她爸爸抬杠,令我们的交流很困难。因为是关键时期,不能时刻监测她的学习情况令我很不安,我该怎样跟女儿沟通呢?  河南读者 黎娜彤    或对父母不理不睬,或一张口就跟父母争个面红耳赤,这是很多有青春期孩子家庭常出
期刊
本文在语义功能语法理论的指导下,借鉴认知语法、构式语法、篇章语法等理论,从语义、表达、结构、韵律等角度,探讨了现代汉语中的施受介词"把"的隐现规律。主要从共时平面并结合
斯拉沃热?齐泽克可谓是西方文化思想史上的一朵奇葩,他以他那独具特色的嬉笑哂乐,喋喋不休以及出尔反尔,回旋往复的言说和演绎,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矛盾和悖论的意义空间,他
元杂剧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它作为元代文学的象征,是在多元文化中生成并繁盛的,因此,北方游牧文化对元代文化的影响,无疑也在元杂剧中留下了游牧文化的痕迹。本文从三
“我简直受不了他了!”夏雨向心理医生哭诉着,模特出身的她和韩冰在一次派对中一见倾心后闪婚。新婚燕尔,夏雨感到幸福满满,唯有韩冰的一些“习惯”令她难以接受:翻看她的手机,查看网上聊天记录,盘问行踪,最后“升级”到跟踪、限制她和一切异性交往。“他说,这是因为他太爱我,怕失去我。开始的时候,我还能勉强接受,最后真是忍无可忍了。他的‘爱’让我窒息,为什么我的一心一意换不回他的信任?”    嫉妒狂成高发心
期刊
[摘 要]高层建筑在施工的时候,为了能够稳定建筑的结构,就要重视基地施工,建筑基础部分的埋深度会随着建筑的高度增加而增加,也正是如此,出现了很多的深基坑工程。本篇文章探讨了建筑的深基坑施工,分析了深基坑支护的设计、施工技术以及对深基坑的监测等等。希望本篇文章的内容,可以为同类的工程带来一些建议。  [关键词]深基坑 内支撑支护 施工技术 设计 监测  中图分类号:U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本文以白话小说、说唱艺术为中心,通过历史描述和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较为系统地阐述《聊斋志异》的改编问题,希望以此达到拓宽《聊斋》研究视野、深化《聊斋》研究内蕴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