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复合材料旋刨制孔刀具研究

来源 :天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r20372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纤维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由于其特殊的叠层结构、硬度高、散热慢等缺点,使得它在制孔方面很容易产生如分层、撕裂和毛刺等孔口缺陷,以致于加工后的孔精度和材料表面质量难以保证。针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难加工特性,本论文以单齿开孔器作为刨刀进行分析研究,对其制孔过程中产生的轴向力、孔的加工质量和刀具磨损开展了相关的有限元仿真及基础试验研究,主要工作及成果包括:(1)基于有限元基本原理,研究旋刨制孔的有限元的关键技术,提出碳纤维复合材料有限元建模方法,着重分析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孔时断屑形式及其在仿真过程中的失效模型,本论文采用HASHIN准则损伤模型。(2)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单向碳纤维复合材料二维切削有限元模型,分析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孔缺陷形成的原因,结果表明当纤维方向为900时,加工质量较好,纤维方向为135°时,加工质量较差。(3)基于有限元仿真软件ABAQUS,建立碳纤维复合材料旋刨制孔有限元模型,对刨刀的前角对轴向力及孔的出口质量的影响进行了仿真研究,最终得出结论:随着刨刀前角的增大,刀具所受的轴向力逐渐减小并且孔的出口质量逐渐变好。(4)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刀具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孔时轴向力与孔的加工质量,最终得出结论:在对碳纤维复合材料进行制孔时,刨刀能大幅度的降低轴向力和提高孔的加工质量。(5)研究刀具的前角对碳纤维制孔的影响,在转速为4000r/min.进给速度为100mm/min条件下选用不同前角的刨刀进行制孔,试验结果表明,前角越大,刀具所受的轴向力越小并且孔的出口质量越好,并且前角为15°为最佳。(6)分析刀具的使用寿命,通过加工80多个孔过程中,对刀具进行观察分析,得出在加工一定数量的孔时,刀具所受的轴向力先增大后减小,并且刀尖、切削刃的磨损较严重,在加工30个孔以上时,孔的出口质量已经越来越差,刀具已达到其使用寿命。
其他文献
如何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提高生产效率,缩短交货日期,己成为制造企业提高自身竞争能力所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孔加工在制造业中非常普遍,其加工路径优化问题一直是企业普遍关注
碳纤维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因其优越的综合性能,具备低质高强、耐高温、抗腐蚀等特点,在航空航天、国防、汽车工业等领域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CF
概念设计是设计过程中最富有创新性的阶段,决定了产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构架。论文研究了概念设计中计算机辅助产品功能结构创新策略,相关工作包括:功能动词分类、建立功能动词库
本文对国内外推土机行驶静压驱动系统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和综合,对静压行驶驱动系统的性能匹配进行了分析,结合典型行驶驱动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提出了适合推土机工作的电比例
本文采用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领域纹理分析分类的理论方法,针对木材自身的特点,实现了木材纹理的分类。 根据最近邻分类器的识别率和改进的模拟退火法进行木材表面纹理参数
在目前社会发展水平全面提升背景下,环境污染问题越发严峻,特别是重金属和农药残留问题,更是成为了影响绿色蔬菜种植的关键问题.作为一项密切关系群众的农业问题,如果不能保
在金属表面添加涂层是提高金属表面性能非常有效的方法,可作为增强零件耐磨性、抗腐蚀性和强度的手段,因此,研究涂层及其涂层材料性能是很有意义的。本文以Ni60合金粉末和WC
机械加工切削废液乳化状态稳定、有机物构成复杂、生物降解性差、COD浓度高,在水处理行业中属于较难治理的废水之一。对于分布分散、规模较小的中小型机加工企业而言,简便高效的处理工艺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本文分别探究了混凝破乳-Fenton氧化法、混凝破乳-铜包铁粉催化类Fenton氧化法两种处理工艺,对其处理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到了相应的最优工艺处理条件,探讨了铜包铁粉催化剂助类Fenton反应的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