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矿石浸提脱镁过程中化学物理性能变化研究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jbf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磷矿石浸提脱镁过程中化学物理性能变化为研究对象,针对某地区采集的矿样,利用化学分析法和激光粒度仪、X射线衍射、X光电子能谱仪、扫描电镜、低温氮气吸附技术、电子探针背散射等表征对其基础化学物理性能进行分析,建立磷矿石的基础物理化学性能数据库。选择低镁磷矿石和高镁磷矿石为研究对象,通过选取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液固比、搅拌速率等脱镁工艺参数设计脱镁正交实验,以脱镁率和磷损失率为考察指标优化出脱镁工艺组合;在优化的脱镁工艺条件下,研究低镁磷矿石和高镁磷矿石的脱镁过程中化学成份及含量变化、物理结构与性能变化,从而为磷矿石脱镁技术提供指导。在磷矿原矿的基础化学物理性能研究中,不同的磷矿石具有各自的基础特性。通过正交实验得出,低镁磷矿石脱镁工艺为:反应温度40℃,搅拌速率300r/min,液固比5:1 cm3/g,反应时间30 min,磷矿颗粒大小80-120目,pH值控制在2-3之间;高镁磷矿石脱镁工艺为:反应温度50℃,搅拌速率300 r/min,液固比5:1 cm3/g,反应时间40 min,磷矿颗粒大小80-120目,pH值控制在2-3之间。在优化的脱镁工艺条件下进行脱镁过程研究,低镁磷矿石中MgO脱除率为94.30%,CaO脱除率为2.48%,A1203脱除率为50.40%,Fe203脱除率29.10%,Na2O脱除率为53.72%、K20脱除率为17.74%;高镁磷矿石中MgO脱除率为98.5%,CaO脱除率为5.71%,A1203脱除率为35.71%,Fe203脱除率为18.25%,Na2O脱除率为70%,K2O脱除率为37.69%。反应前期,低镁磷矿石脱镁反应主要发生在矿石颗粒的表层,高镁磷矿石脱镁反应在矿石颗粒表层与内部同时进行;反应中期,两种矿石的表面均有颗粒状或棒状产物生成,粒度分布与孔道结构发生改变,持续到反应后期;反应后期,白云石基本被酸解,剩下以磷灰石和硅酸盐为骨架的颗粒,基本达到脱镁保磷效果。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运用计算机数据库(Access 数据库)技术对中医肛肠方药相关临床信息进行规范化研究,发现古代医学典籍对肛肠方药相关临床信息的记载存在较多问题,给计算机的识别和
椰子壳是一种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以其为原料制各的活性炭具有空隙发达、吸附性能好、强度高、易再生、经济耐用等优点,主要用于饮用水、制酒、饮料、工业污水的吸附净化处理。
本文以SeO2为硒源,以绿色试剂葡萄糖为还原剂,以浓度为15%氨水为溶剂,在不搅拌的条件下,微波加热至100℃、20min制备出长度高达几十微米、直径在30-50nm三方硒(t-Se)纳米线束。利用
人类经济活动是导致地下水水质恶化的直接诱因。地下水系统中环境污染物的种类、浓度和分布范围主要取决于污染源的特征。在调查并掌握了该区地下水系统的主要污染源与现状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室内模拟实验,探讨了污染物在不同性质土壤中的吸附、迁移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了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迁移扩散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实验结果显示:1.对油类污染物起截留作用的主要是其中的充填土壤,裂隙灰岩的吸附截留作用则要弱的多。充填
本文以混合痔为研究对象,阐述了该病的手术治疗,指出痔环切术,传统的外剥内扎术,外剥内扎改良术,分段齿形结扎术,保留齿线术等是常见的手术方式,对于混合痔的治疗有着显著的疗效。
毒死蜱(Chlorpyrifos,CPF)作为一种在环境中广泛使用的有机磷农药,具有确定的胚胎神经发育毒性。脑多巴胺能神经系统对有机磷农药暴露敏感,并关联多种认知情感异常疾病,目前关于其
  本文通过对近5 年(2009-2013)来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文献进行了检索、分析,主要从中医药对UC 的辨证论治以及内服方药、中药灌肠、针灸推拿方面进行总结。现将近
大豆斑疹病菌(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glycines,Xag)是大豆上的重要病原细菌,引起大豆斑疹病。磷酸甘油酸激酶(Phosphoglycerate kinase,Pgk)可逆地催化1,3-二磷酸甘油酸生成
在日本的许多铸造工艺采取攻击性地处理环境措施而且正在表现优良的结果。文章对在使用绿色沙子模子,自硬性的模子和完全的模子程序的铸造的措施的特定例子进行介绍。举例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