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驾犯罪取证程序适用问题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gge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险社会背景下,醉酒驾驶机动车会给公共交通安全以及公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危险,出于保护公共安全秩序和保护公民生命财产法益的目的,《刑法修正案(八)》将醉酒驾驶机动车纳入其规制范围,以回应社会舆论的普遍关切,并成为刑法修正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亮点之一。醉驾型危险驾驶罪在司法实践中确实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同时适用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关于如何进一步规范醉驾犯罪的执法取证程序也成为学界和实务界长期讨论的热点话题。本文以醉驾犯罪取证程序为研究对象,以驾驶人员驾驶能力考查为切入点,论述涉及驾驶能力的证明标准和检验方法等内容。希冀基于刑事一体化的理念,制定严格规范的调查取证程序、明确合理的证明标准以及严谨科学的检验方法来保障醉驾型危险驾驶罪的正确适用和犯罪嫌疑人的正当权利,进而在实体法和程序法上形成一整套衔接配合、严把入罪关的法律规范体系。本文除了引言和结语外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和分析了我国醉驾犯罪取证程序的概况及主要问题,包括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现实危险性、酒精含量临界值量化标准为单一采信证据、侵入性强制人身采证措施之人权保障隐虞等内容;第二部分主要总结借鉴了相关醉驾犯罪取证程序的有益经验,如美国的严格遵循执法取证程序正当性原则、德国的“不能安全驾驶”情形立法区分认定、我国台湾地区的酒精浓度测试结果非唯一衡量标准等成功做法值得我国借鉴和吸收;第三部分主要阐述了以双层证据准则体系为基础完善我国醉驾犯罪取证程序的构想,涵盖建立“绝对/相对不能安全驾驶”差别化证明标准体系、保证血液酒精含量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引入生理科学试验辅助检测驾驶能力等多项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针对柔性桩承式加筋路堤,建立了路堤-网-桩-土相互协调共同工作的荷载传递模型,通过改进的路堤荷载传递模型和假定的柔性桩侧摩阻力分布模式分析了路堤土拱效应和桩土相互作
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在深加工产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介绍了玉米淀粉和蛋白粉的深加工产品(包括变性淀粉、淀粉糖、淀粉发酵物玉黄色素、醇溶蛋白、活性肽)及
  本文介绍了类比思想的内涵及意义,分析了类比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理论依据,并讨论了类比思想在中学物理学中的分类,最后提出了类比思想的培养策略。
<正>2012年9月29日,尤伦斯艺术中心第一个聚焦建筑的展览,同时也是参展者近30年来首个作品回顾展"张永和+非常建筑:唯物主义"在北京开幕。张永和是中国最早获得国际声誉的建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方法 采用SCL-90症状量表对63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统计学分析,分别按血液透析年限和是否参加工作进行分组比较。结果维持性
<正> 一、问题提出新课程实施近两年以来,多数学校的教学依然是"穿新鞋,走老路".针对这一现状,我县教育局教研室组织了我校新课程课堂教学模式研讨,学校指派我开设物理课.本
物质的量专题知识是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的知识,是整个高中化学知识体系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贯穿于整个化学学习的始终,特别是在化学计算中有关物质的量专题相关知识
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之间的关系是行政法理论的核心,针对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行政法学理论研究领域有三种理念:管理论、控权论和平衡论。平衡论认为:现代行政法
以北京的社会背景为出发点,对北京混合居住的分类发展与内部规律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建构北京市混合居住模式的目标、结构、居住单元和交往空间等问题,提出了北京建构混合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