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不同证型的PCOS不孕症患者的特征性的理化参数比较,分析CC对PCOS不同证型的PCOS不孕症患者的疗效差异性。 方法:108例不同证型PCOS不孕患者,全部应用CC治疗,对照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卵泡发育,血清性激素: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泌乳素(PRL)、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胰岛素: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等指标变化,对治疗后的效果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1、108例患者辩证分为肾阴虚证(29例/26.8%),肾阳虚证(25例/23.1%),脾阳虚证(35例/32.4%),肝郁化热(19例/17.50%);2、治疗前肾阴虚型以E2?T改变为主,肾阳虚型以LH、LH/FSH改变为主;肝郁化热型以PRL的改变为主;脾阳虚型与空腹GLU、FINS改变为主;3、治疗后各个各证型的的整体水平高比较:其中E2水平比与治疗前升高,LH、LH/FSH、PRL、GLU、FINS水平比与治疗前降低,但是各证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各证型组患者治疗后周期排卵率及妊娠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肾阳虚型(46.7%,20.0%)肝郁化热型(36.8%,21.0%)肾阴虚型(21.8%,13.7%)和脾阳虚证型(16.1%,5.7%),其中周期排卵率肾阳虚型优于肾阴虚型、肝郁化热型及脾阳虚证型(p<0.05)。5、各证型组优势卵泡个数和子宫内膜厚度的比较,肾阳虚型高于肾阳虚型与肾阴虚型、脾阳虚型、肝郁化热型,肾阳虚型与其中其他3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证型组患者均未出现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 结论:1、PCOS的不孕症患者在肾阴虚型以E2?T改变为主,肾阳虚型以LH? LH/FSH改变为主;肝郁化热型以PRL的改变为主;脾阳虚型与空腹GLU? FINS改变为主;2、经过CC对PCOS不孕症患者的促排卵后,肾阳虚型的促排卵效果优于肾阴虚型、脾阳虚型及肝郁化热型;提示肾阴虚型、脾阳虚型及肝郁化热型PCOS不孕症患者生殖内分泌异常或代谢异常程度可能重于肾阳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