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过夜配戴角膜接触镜对泪新月、泪膜稳定性及眼部舒适度的影响。比较不同类型角膜接触镜之间泪液系统变化有无差别及比较无干眼症状的无角膜接触镜配戴史者和有角膜接触镜配戴史者两组之间是否有差别。
方法:
选取40名在校大学生的80只眼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两组:第一组(Group1)为无角膜接触镜配戴史且无干眼症状者共20人(40只眼),8男12女,平均年龄23.1±2.2岁(范围20-26岁);第二组(Group2)为有角膜接触镜配戴史但无干眼症者共20人(40只眼),8男12女,平均年龄21.7±1.5岁(范围20-28岁)。选取水凝胶(hydrogel)和硅水凝胶(silicone hydrogel)两种类型的角膜接触镜作为实验材料。随机选择一只眼配戴水凝胶角膜接触镜,另一只眼配戴硅水凝胶角膜接触镜。分别用实时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测量上下泪新月的曲率半径、高度、面积及容积,泪膜镜测量非接触式泪膜破裂时间(non-invasive tear break-up time, NITBUT)、眼部舒适度问卷评分。测量时间点包括戴镜前、刚戴镜、戴镜后30分钟(即睡前),晨起睁眼(7 am)、晨起后5分钟(7:05 am)、10分钟(7:10 am)、20分钟(7:20 am)、30分钟(7:30 am)、1小时(8 am)、取镜(8:01 am)、取镜后20分钟(8:20 am)。
结果:
过夜配戴角膜接触镜一晚后,与戴镜前相比,上下泪新月参数在刚开始睁眼时无差别(p>0.05);在30分钟到1小时后,下泪新月的曲率半径、高度、面积和容积下降至比戴镜前低(p<0.05),而上泪新月参数始终与之无差别(p>0.05)。与睡前相比,上泪新月参数睁眼后一直与之无差别(p>0.05),下泪新月的曲率半径、高度、面积和容积在睁眼时有所增加(p<0.05),但较正常人不戴镜时增加的量少,且在5-10分钟内又恢复至睡前水平(p>0.05);NITBUT及眼部舒适度评分值在戴镜一晚后始终比戴镜前低(p<0.05),而与睡前比则一直无差别(p>0.05)。取镜后,泪新月参数、NITBUT及眼部舒适度评分均恢复至戴镜前水平(p>0.05)。两种角膜接触镜之间及两组不同人群之间泪液系统参数的变化无差别(p>0.05)。
结论:
过夜配戴角膜接触镜一晚后,睁眼时虽然由于刺激性泪液分泌,泪新月容量有所增加,但其增加的量少于正常人不戴镜时所增加的量,泪新月量的这种相对减少可能是由于过夜配戴角膜接触镜时角膜敏感性下降引起的。尽管泪新月的量略有增加,仍然不能提高泪膜的稳定性,泪膜的稳定性在过夜配戴角膜接触镜一晚后始终比戴镜前低。泪新月的相对减少及泪膜的稳定性低可能是导致睁眼后眼部舒适度低的重要原因,也可能是过夜配戴角膜接触镜出现干眼症状的重要原因。不同材料角膜接触镜对泪液量、泪膜稳定性及眼部舒适度的影响无明显差别,今后需更关注角膜接触镜的设计。实时眼前节OCT对于上下泪新月的检测是诊断干眼的重要辅助方法之一,可以用于角膜接触镜相关干眼严重程度的分级及各种治疗的疗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