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利西斯》的对话与狂欢化艺术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rgypf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尤利西斯》是著名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杰作,是一部实验与革新之作。其对话与狂欢化特征是这部小说的独特艺术特征。国内在这个方面研究这部小说起步既晚,成果也少。本论文在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框架下,阐述这部小说中的互文性对话和确立小说复调特征的对话性叙事声音的艺术特征;在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框架下,论述小说中语言、人物和形象狂欢化艺术特征。本论文根据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和狂欢化理论论述这部小说的互文性对话、对话性叙事声音,语言、人物及形象狂欢化艺术特征,并且分析它们的艺术效果。这是研究这部小说的新视角。本论文包括绪论、四章正文和结论。绪论首先简要介绍詹姆斯·乔伊斯的文学成就以及《尤利西斯》在世界文坛的重要地位。绪论第一部分陈述论文的论点,即:《尤利西斯》的对话与狂欢化特征是这部小说的重要艺术特征,它们颠覆了传统小说的创作风格。第二部分回顾中西方《尤利西斯》批评,包括中西方在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与狂欢化理论视角下的《尤利西斯》批评状况。西方从此视角研究《尤利西斯》有一定的成果,但中国从此视角研究《尤利西斯》只有寥寥几篇论文,尚无专著面世。第三部分介绍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与狂欢化理论的定义和理论框架。第四部分简要介绍论文的目的和组成部分。本论文的目的是探讨《尤利西斯》这部小说的对话和狂欢化艺术特征及其独特艺术效果,以弥补国内这方面研究之不足。本论文正文共四章。第一章论述《尤利西斯》中的互文性对话的艺术特征及其艺术效果。本章根据巴赫金关于文本互文性的对话理论和朱莉亚·克里斯蒂娃的互文性理论,阐述《尤利西斯》与其他多个文学作品的互文性对话关系。本章指出:《尤利西斯》与荷马的《奥德赛》之间具有互文性对话关系,它同这部史诗结构上的对话具有强烈的美学效果。这部小说与《奥德赛》结构上的互文性对话取得了体现圣·托马斯·阿奎那的美的三要素理论中的“完整”与“和谐”的美学效果。《尤利西斯》与《奥德赛》结构上的互文性对话还反映了让·皮亚杰的结构概念所包含的三个主要观念:“完整”、“转换”和“自我调节”,它的结构显现出整体美和平衡美。此外,本章还论述《尤利西斯》同威廉·莎士比亚的作品,如《哈姆雷特》、《麦克白》、《威尼斯商人》等,亨利克·易卜生的《皮尔·金特》,扎赫尔-马佐赫的《穿皮大衣的维纳斯》,弗朗索瓦·拉伯雷的《巨人传》以及《圣经》的互文性对话关系。本章还讨论《尤利西斯》与乔伊斯的《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之间的互文性对话关系。本章指出:《尤利西斯》是《画像》中故事的继续。斯蒂芬在《画像》中倡导的艺术思想——“非人格化”以及在《画像》中运用的意识流技巧在《尤利西斯》中得到进一步运用。小说中大量使用引文、改编引文、暗指等取得了一个重要的艺术效果——异质性,这同时展现了乔伊斯的艺术独创性。第二章论述确立《尤利西斯》复调特征的对话性叙事声音的艺术特征及其艺术效果。根据巴赫金对话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复调”,本章论述由于乔伊斯少量使用零度聚焦型和外聚焦型视角,但大量使用内聚焦型视角小说中所出现的复调特征。内聚焦叙述允许人物在没有任何其他的叙事声音干预下自由地展现他们的思维活动,他们的独立声音同其他任何声音处于平等地位,由此确立了这部小说的复调特征。此外,《尤利西斯》中出现了叙事角频繁变换的情况,在某些段落中叙事者的声音和不同人物的声音混合在一起。这些声音互不干预,相互之间存在着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并极大地增强了《尤利西斯》的复调特征。本章还根据巴赫金对话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双声语”,讨论《尤利西斯》的人物内心独白中的隐藏性对话的双声语现象。隐藏性对话往往出现在一个人物的头脑中,第二个说话人的陈述省掉了。人物经常会同自己说话,或者对一些不在场的人的问题作出回应。人物内心独白中的双声语现象增加了这部小说的复调特征。本章指出:叙事者声音从内聚焦叙述中退出,取得了一个重要的艺术效果——非人格化。第三章运用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论述《尤利西斯》的语言狂欢化艺术特征。本章指出:当叛逆、颠覆秩序和“翻了个世界”这样的狂欢精神进入《尤利西斯》时,这部小说的语言形式所表现出的颠覆性狂欢力量彻底颠覆了传统小说的语言风格。乔伊斯采用不同的语言风格来反映《尤利西斯》每一章的主题,运用符合不同人物内心独白特点的词汇和句法,打破了传统小说中语言风格的单调性和统一性。此外,本章还讨论了《尤利西斯》中的词汇变异、语音变异、书写变异等语言变异形式,以及乔伊斯所运用的头韵法、拟声法及双关语等别具一格的修辞手法。乔伊斯还运用了一些像回文、交错配列法及音位转换这样一些很少用于小说中的非寻常修辞手法,取得了独特的艺术效果。以上这些反传统语言形式颠覆了传统小说的语言规范,显示出强烈的狂欢叛逆精神,使小说语言狂欢化。这些反传统语言特征取得了一个重要的艺术效果——陌生化。第四章运用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论述《尤利西斯》中人物和形象狂欢化的艺术特征。本章指出:当滑稽、怪诞、“身体下部”、亵渎、加冕和脱冕等狂欢元素进入《尤利西斯》时,这部小说中的人物和形象便呈现出狂欢化特征。斯蒂芬的叛逆行为、疯狂行为及与身体废物排泄有关的行为,布卢姆怪异的食物偏好及与身体废物排泄或身体下部有关的行为以及莫莉的淫秽语言等中都包含了狂欢元素,使人物描写取得了狂欢化的艺术效果。此外,本章还讨论《尤利西斯》中出现的形象狂欢化。自由联想与蒙太奇手法的运用打乱了呈现小说中情景或事件的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从而创造了一个狂欢化时空体。在这个时空体中,无数个形象不按时间顺序或空间顺序一个接一个地迅速出现在读者面前,出现了形象的狂欢化。值得注意的是,滑稽、怪诞和亵渎的形象出现在人物的自由联想中。本章还讨论小说中狂欢式餐馆和夜市里的滑稽、荒唐可笑、怪诞的狂欢化形象以及狂欢式加冕与脱冕形象。布卢姆想象自己成为一位市长,失去市长头衔以及在小说末尾莫莉内心独白中对布卢姆求婚请求所说的“好”都包含有加冕和脱冕的狂欢元素。论文的结论部分对整篇论文进行了简要总结,表明《尤利西斯》中的对话与狂欢化特征是这部小说的重要艺术特征,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与狂欢化理论很适合分析《尤利西斯》,它成为巴赫金式分析的一个良好范例。论文得出结论:这部小说中的互文性对话、对话性叙事声音,以及语言、人物和形象狂欢化是传统小说中难以寻觅的艺术特征。《尤利西斯》的独特对话与狂欢化艺术特征彻底颠覆了传统小说的创作风格。结论部分还指出了《尤利西斯》的对话与狂欢化艺术特征的不足。尽管如此,这部小说的对话与狂欢化特征展现了乔伊斯在小说创作上的精湛技艺和创造力,是小说艺术上的创新。这些对话与狂欢化艺术特征使这部小说成为实验与革新之作。正是这些对话与狂欢化艺术特征,使得这部小说成为世界文学宝库里的一朵奇葩。
其他文献
以理论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锅炉热态时水冷壁附近的温度场及声线分布进行了研究,开发了基于声学测温的水冷壁局部超温监测系统,并在国内某300MW锅炉机组上进行了试验研究.
由于硬件电路的影响,采样频率的提高受到了限制,直接对发射端和接收端的采样信号进行互相关所确定的声波渡越时间精度较低,为此提出一种基于互相关和函数型神经网络测量声波
小型连轧公司生产的42CrMo热轧圆棒布氏硬度偏高,冷剪及缩杆、拉拔等加工时易形成开裂、断裂等缺陷,对产品的销售及使用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经对42CrMo热轧圆棒进行金相观察发
利用单路径声学测量技术,对锅炉炉内温度场进行测量。研发了适用电站锅炉的声波高温计,经冷态和热态试验后,已运行于某型300MW机组。通过长期运行,验证了测温系统的稳定性和
奢侈品可以说是人类消费结构中最高级别的消费品,是很少有替代品的资源稀缺之物,即便是有替代品,那也一定是同类产品中的最顶级的产品。在奢侈品的产品类别中服饰占据了主要份额
生物医用纯钛植入体具有密度低、耐蚀性优越、无致敏性和生物相容性良好等特点,是一种重要的修复承重骨缺损的植入体材料。目前,纯钛植入材料有待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如何提
研究了500~670℃回火热处理对轧制钛/钢复合板界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以期为复合板热加工的工艺参数制定提供指导。对轧态和回火态的钛/钢复合板进行了拉伸、冲击和剪切试验测
针对某舰船电液舵系统的工作特点,设计了高精度全自动综合测试系统。采用电液加载和弹簧加载两种加载方式,并采用交流伺服电机作为手轮驱动机构,实现了舵系统4路舵机的静动态
针对电液舵机故障特征和原因的模糊性,将模糊集引入其故障树分析当中。建立了电液舵机的模糊故障树,应用模糊运算法则对其进行了分析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较好地解
临床研究对促进医学的发展 ,提高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具有重要作用 ,也是培养临床医学工作者的重要手段。当前 ,我国开展临床研究的医院日渐增多 ,这是非常可喜的现象 ,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