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材料敏感/增强的QCM气敏和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PYJ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英晶体微天平(Quartz Crystal Mircrobalance, QCM)是基于石英晶体的压电效应对电极表面质量变化进行测量的传感器测量技术。它将晶体表面的微质量变化转换为石英晶振的谐振频率变化,从而进行纳克级的质量检测,是一种非常灵敏的质量型检测仪器,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灵敏度高,高度数字化,易于实时在线检测等优点。本课题致力于QCM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制及其在气体检测和生化分析两个领域的应用研究,结合相应的纳米材料,分别实现了气相中特定气体分子的检测,以及液相环境中生化物质的特异性免疫分析,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和广泛的市场前景。本文分别对气敏传感器技术,生物传感检测技术进行了综述和分析。从气体敏感材料和检测方法两个角度分析了各种气敏传感器的敏感机理及特点;从生物固定化方法和免疫检测方法两个方面分析了各类生物传感器检测的工作原理及特点。详细阐述了QCM质量效应的理论基础,QCM的结构和等效电路等相关原理。并介绍了QCM传感器在气敏传感器和免疫传感器的研究进展和应用。针对目前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气体检测设备体积庞大,价格昂贵,操作复杂的缺点,本课题研究了聚苯胺纳米纤维修饰的QCM气敏传感器用于DBP的痕量气体检测。采用化学聚合超声振荡法制备聚苯胺纳米纤维,将聚苯胺纳米纤维溶液涂敷于QCM电极制得QCM气敏传感器,考察了气敏传感器对DBP气体响应的灵敏度,响应时间,重复性,选择性,及长时间稳定性;并通过对比分析了纳米材料改性对QCM传感器气敏性能的改进作用。课题研究了基于纳米金颗粒增强效应的双抗体夹心法的QCM免疫传感器用于微量白蛋白和C-反应蛋白的检测。实验采用自组装膜固定技术将抗体固定在QCM金电极表面制备免疫传感器,在液相条件下通过流动注射方式完成对蛋白质的特异性检测,并引入纳米金颗粒增强效应,形成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进一步放大抗原与固定抗体结合反应的信号,检测灵敏度得到改善。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研究苇茎汤及其拆方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活性、凋亡及其相关信号通路EGFR、STAT3的影响,为苇茎汤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剂量(低剂量
<正> 二战后,美国的军事存在几乎遍及全球,它在世界各地建立的军事基地曾达5000多个(其中近半数在海外)。冷战结束后,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美国军事战略的调整以及驻在国人民
民族主义作为一种强调民族利益至上的意识形态,往往成为国际冲突中抵抗外来压力的重要力量。我国当代民族主义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在反抗外部压力的同时,却也呈现出官方民族
我国《著作权法》在规定著作权人和广播组织的专有权利时,均使用了"转播"一词,但未对其下定义,由此引发了"转播"能否涵盖各种同步传播手段的争议。根据《伯尔尼公约》对"广播
目前红外测试能力的建设主要依靠进口,设备价格昂贵、供货周期长、维修困难。自主研发的红外测试系统,采用T型离轴折返式平行光管减小杂散红外辐射的影响,采用多帧平均算法减
保罗·莱文森在波普等人的进化认识论基础之上,形成了技术进化认识论的思想,认为技术在客观知识与认识能力的进化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种强调技术作用的进化论思想,贯穿于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中医证型与胃镜、胃黏膜病理及幽门螺旋杆菌(H.pylori)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138例诊断为CAG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中医证型调查,研
<正>iPhone 6/Plus的出现,让无数钟情于大屏的"果粉"倾心不已。然而,一张弯曲的iPhone 6照片,却将这款变大的iPhone推向了风口浪尖。那么,iPhone 6的"弯曲门"到底是苹果工艺
韩国1970年代的"新村运动"是在政府施行重工业政策和推进城市化的背景下展开的,被认为取得了很大成功,且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本文回溯新村运动的背景和开展情况,认为新村运
随着以人工智能、物联网和第五代移动通信为代表的新兴信息智能科技的发展,给集成电路的设计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各类高速高性能数字应用的日益增长需要高速高分辨率的ADC来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