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最新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混合回归及面板数据模型对价值溢价在我国A股市场的存在性及其原因进行实证研究。通过以账面市值比为依据构建价值股投资组合与成长股投资组合,本文对市场组合及风险度量方式进行重新考察:将债券收益纳入市场组合以考虑投资者的债券风险暴露;采用半方差作为风险衡量的依据,关注下端风险,使风险评估更加符合投资者实际心理感受及行为金融理论。并考察经上述调整后模型对A股价值溢价现象的解释情况。研究发现,经典CAPM模型框架下我国A股市场过去十年表现出明显的价值溢价现象,这一现象通过引入随时间变动的β值并不能够消除。在对市场组合进行债券波动调整后,模型的整体解释能力有所提升,对于价值组合与成长整合的收益波动解释也体现出差异,但仍然不能完全解释价值溢价现象。在改进风险衡量标准后,模型对不同投资组合收益率均有更好的解释,一定程度上在模型框架内给出了价值溢价的原因。实证结果表明价值溢价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模型设定与实际市场状况有所偏差造成的,通过考虑下端风险能显著提升模型对价值溢价的解释能力。而在市场组合中引入债券收益波动未能显著解释A股价值溢价现象可能是由于债券指数构建方法偏差、我国证券市场市场化不足、不同市场发展不平衡且相互分离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