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湾租借地条约》翻译研究

来源 :吴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英法俄德等国纷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谋占租借地。法国于1898年4月10日向清政府提出租借广州湾的要求,1899年11月16日双方代表正式签署《广州湾租借地条约》,议定租借地的范围。从此广州湾地区领土成为法国租借地,归由法属印度支那联邦管理,直至1945年法国将广州湾领土交还中国。广州湾是近代法国在华唯一租借地,性质不同于法国在通商口岸所开辟的四个专管租界。广州湾租借地研究,与在华法租界研究和其他列强在华租借地研究互为补充,成为研究法国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政策的重要支点,也丰富了理论界对中国近代史和清政府外交活动的研究。目前广州湾租借地研究呈现多样化趋势,学者对条约签订背景、勘界过程、法国在广州湾的经营等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已有大量研究,然而对于条约文本及其翻译却鲜有人关注,实际上该条约的翻译问题也同样值得关注。翻译并不是一种远离政治和意识形态斗争的单纯的文字转换活动,在对外交往中由谁翻译、使用什么样的话语来翻译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因此,从语言和翻译的角度来研究《广州湾条约》,探究历史背景、意识形态、译员主观因素和翻译策略等多种因素对条约翻译的影响,分析法帝国主义如何通过操纵翻译、利用有意或无意的误译来攫取更多在华权益,有利于我们深入认识法国强租广州湾这一历史事件,为重写近代史发掘客观的史料依据,更凸显出中外交往中翻译对于维护国家利益和主权的重要性。本论文共分三个章节。第一章回顾了《广州湾租借地条约》的签订背景,探讨条约文本之外的历史背景、译者因素对条约翻译的影响。由于中法实力对比悬殊,广州湾租借事件从缘起到条约起草、谈判与翻译始终处于法方的主导与操纵之下,中方处于被动状态,缺少话语权。我们以时间为序梳理了中法之间关于租借条约的谈判往来,深入挖掘参与谈判的中法双方翻译人员信息,这些史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清政府谈判态度消极被动、双方译员配备存在差距,以及双方对翻译的重视程度不同。第二章从条约签订本双语文本出发,对条约翻译不对等问题进行分析。中法两国力量的不对等折射到条约翻译中表现为翻译的不对等,我们从增译、漏译、误译三个角度对条约中的不对等翻译问题进行了归类与分析。首先我们分析了译者出于维护清政府颜面、提高法国的国家地位或扩大法国的在华利益等动机,对条约中文本的语序与句子结构进行调整甚至增加字句。其次我们探讨了译者如何删除部分词句,对条款中文进行模糊化或弱化处理,从而掩饰不平等条约的本质,使条约更容易被中方接受。最后我们列举了条约中具有时代特征的“总统”“政府”等词的翻译,分析此类翻译产生与广泛使用的社会文化背景。第三章旨在探究《广州湾租借地条约》中特定词语的翻译及其产生的历史影响。首先,我们探讨了“广州湾”地名翻译对于中法交涉的影响,中法争议的核心之一是广州湾地名的翻译和地理解释权,双方对地名的认知差异导致清政府轻易接受法国的租借要求,而法国则试图凭借地名的模糊性强占更多土地。地名翻译所引发的争端在晚清外交活动中时有发生,条约翻译中如何处理地名翻译也是我们需要重视的问题。其次,我们从条约中concession一词的翻译展开,研究了“租界”与“租借地”的翻译问题。通过比较条约双语文本的相关翻译,揭示出翻译的不严谨与混乱,法文本对concession和territoireàbail没有进行区分,而中文本提及广州湾这一租借区域时也缺少确定统一固定的翻译,且始终没有称之为“租借地”。翻译的混淆不仅体现出晚清社会对于租借地和租界的区别认识不足、对二者缺乏严格界定,也对后世产生误导,导致许多学者至今仍然误以为法属广州湾属于租界。而从条约中的租界到巴黎和会上的租借地这一翻译变化则反映出国人对租界租借地的认识更准确、对国际法的了解与运用更深入,为我国收回租借地提供法理依据,是中国外交国际化的一个突破。总之,在中外交涉中翻译与国家力量、国家利益具有密切关系,西方国家借助翻译改写、甚至操纵不平等条约的译文,从而扩大在华利益,加剧了中外不平等。从翻译史角度来研究《广州湾租借地条约》的翻译,为广州湾历史研究、晚清不平等条约翻译和中法关系史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近年来移民文学在德语文坛备受瞩目,这类文学中表现主人公身份认同的作品也卷轶浩繁。萨沙·斯坦尼西奇被视为德语移民文学新生代的代表人物。2019年,他凭借小说《我从哪里来》获得该年度德国图书奖。这部作品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斯坦尼西奇在回忆和现实的交织之中串起一个又一个小故事;与此同时,他采用的独特的叙事结构与叙事手段,不仅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也赋予了叙事无限的可能性。本论文旨在研究萨沙·斯坦尼西奇小说《
学位
作为日常交际中的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自启自修型会话修正一直以来吸引了诸多语言研究者的目光。据观察,有一类自启自修型会话修正频繁出现于汉语真人秀节目中,该类自我修正处理的是用于实施玩笑式调侃的调侃话语。然而,目前为止鲜有研究关注到这类特殊的自我修正。另一方面,对玩笑式调侃实施方式的研究也尚未描述过此种自我修正的使用。因此,本研究从各种汉语真人秀节目中搜集语料,试图描述这类用于处理调侃话语的自启自修型
学位
《蓝夜》是加州女作家琼·狄迪恩记录丧女哀恸的回忆录作品。狄迪恩简明扼要地借由物的书写,展现对亲人离世的哀恸,对亲情持存的渴望,以及丧亲者对自我的深度反思,摹画出二战后物质丰裕社会中人对物的过分依恋。逝者的遗物、纪念物持续搅扰丧亲者的生活,又通过搅扰影响丧亲者的自我反思。本论文从物质文化研究视角,探究《蓝夜》中物与人复杂互动关系。伊安·霍德的纠缠(entanglement)学说指出人类深陷于物,及对
学位
本文是一篇关于佐藤卓己所著《媒介社会——读解现代》的日译汉翻译实践报告。翻译实践的文本共50小节,选取了与近代媒体有紧密关联的社会事件,阐明了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是如何塑造着社会和大众记忆。作者从源头剖析了“信息社会”的含义,阐发了许多引人深思的观点。该书出版于2006年,国内并无中译本,作者对媒介与社会精准而入微的洞察,对高度信息化的当今社会仍具有指导意义,因此,笔者选择了其中第三章、第四章的
学位
学术写作是学术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其目的是将学术知识不受时空限制地进行呈现、保存与传播。近年来,学术写作不再被视为独立于社会环境之外的、静态的知识输送,而被视为动态的社会互动,知识通过作者、读者与文本的互动构建起来。在这种互动中,作者不可避免地引入个人的立场、态度与情感,使得学术写作不再是绝对客观、中立与去人格化的行为。可以说,作者在写作中通过一系列修辞策略与语言手段的选择,实现作者身份与作者角色
学位
在过去的两年中,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国和美国——陷入了旷日持久的全面贸易争端。美国在这场争端中率先发难,而中国则处于相对被动的防御姿态。两国新闻媒体都对该话题进行了大量报道。但学界从批评性隐喻分析视角研究该事件新闻语篇的则较为少有,因为大多学者的研究对象为政治类语篇。本研究通过对比《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中对中美贸易争端的报道,分析二者如何选择不同的隐喻来呈现这一事件,以图解释以下问题:两
学位
最近,随着美国明令禁止华为5G进入其国内市场,宣称面对来自“外国对手”的“威胁”,美国正处于“国家紧急状态”,第五代无线网络技术(5G)引发了关于安全问题的争论。在这里战争隐喻构建出一种对抗的关系,阻止了两国之间的进一步合作,把人们禁锢在网络安全的话题中。在这个信息时代,科技已经渗透到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信息与通信技术堪称20世纪下半叶以来最
学位
《特别响,非常近》是犹太裔美国作家乔纳森·萨弗兰·福尔创作的第二部小说,以9/11恐怖袭击事件为背景,展示了当代美国社会中人与人关系中的暴力内核,以及普通家庭的创伤困境与出路。福尔“非传统叙事”的主张在这部小说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而他的多媒体式呈现更使得他的作品毁誉参半,书中对创伤问题的描写引起了大量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以关系伦理为中心,立足于马丁·布伯的“对话”、“相遇”哲学与列维纳斯的“他者”
学位
本论文基于援助韩国独立运动负责人朱家骅与韩国独立运动相关中国国民党内部档案材料,梳理了朱家骅援助韩国独立运动的态度及内容、揭露援助的实相,并进一步辨析了援助活动对韩国独立运动所产生的影响。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国民党公开了对韩国独立运动的援助,使得其性质由“善意性辅助”变为“积极主动地干预”。而当时作为援助韩国独立运动负责人的朱家骅,与韩国独立运动自然有着紧密的关联,并对在华韩国运动产生了不可忽视的
学位
虽然中韩两国学界在汉奸和韩奸(或亲日派)问题的相关研究上各自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围绕在中国韩人汉奸问题的研究仍然远远不够。因此本论文重点研究抗日战争结束后在中国发生的韩人汉奸(韩奸)案件,并从多角度对案件进行综合分析。希望通过本论文的研究,一方面可以对在华外国人汉奸问题研究进行补充与完善,另一方面可以拓展二十世纪在中韩人史的研究领域。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发生在天津、武汉、上海地区的韩人汉奸案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