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基于巨刺理论观察针刺在改善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大鼠肢体运动功能中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效应机制。方法:1、通过使用不同线栓(自制石蜡线栓、硅胶线栓)和不同麻醉剂(水合氯醛、异氟烷)进行MCAO模型制备,观察模型成功率和7天内存活率以选择更合适的模型制备条件。2、确立合适模型制备条件的基础上选取合谷、内关、足三里、阳陵泉四个穴位对MCAO模型大鼠进行健侧、患侧及双侧穴位电针治疗。在模型制备前、模型制备24h和针刺7天后对大鼠进行行为学评分,并对模型大鼠进行TTC染色和脑含水量测定以观察其疗效。3、利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双侧皮层GABAARα1蛋白和GAP-43蛋白的表达量变化,并对模型大鼠健侧皮层进行高通量基因测序分析,初步探究健侧针刺改善缺血性卒中后运动功能潜在机制。结果:1、硅胶线栓组大鼠与自制石蜡线栓组比较,模型成功率更高,7d存活率更高(P<0.05);麻醉剂水合氯醛组大鼠与异氟烷组模型成功率无差异(P>0.05),但异氟烷组7d存活率更高(P<0.05),故本研究确定使用硅胶线栓、异氟烷麻醉剂进行MCAO模型的制备。2、疗效观察研究中,模型制备前各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行为学评分均为0;模型制备24h后除假手术组外,模型组、健侧针刺组、患侧针刺组、双侧针刺组与模型制备前相比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针刺7天后假手术组评分无变化,其余四组评分均下降但仍高于假手术组(P<0.05);健侧针刺组、患侧针刺组、双侧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各组行为学评分均低于模型组(P<0.05);针刺各组组间进行比较,双侧针刺组评分更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TTC染色显示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四组大鼠均有白色脑梗区域,模型制备24h组脑梗死体积最大,针刺7天后,四组大鼠脑梗死体积均减小,健侧针刺组、患侧针刺组、双侧针刺组与模型组相比脑梗死灶体积更小(P<0.05)。针刺各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大鼠模型制备24h时脑含水量最高,针刺7天后,脑含水量相对下降,模型组、健侧针刺组、患侧针刺组、双侧针刺组与模型制备后24h、假手术组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针刺各组相对模型组含水量更低(P<0.05),但针刺各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以上结果提示,健侧针刺组、患侧针刺组、双侧针刺组均能降低行为学评分、减小脑梗死体积、降低脑含水量,与模型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但针刺各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3、患侧皮层中GABAARα1蛋白表达量变化:针刺干预7天后,与假手术组相比,其余各组均有下降趋势,而只有健侧针刺组、患侧针刺组下降趋势有统计学差异(P<0.05),模型组与针刺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健侧皮层中GABAARα1蛋白表达量,与假手术组相比,其余四组均呈下降趋势,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侧皮层中GAP-43蛋白表达量变化:针刺干预7天后,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趋势明显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针刺各组与模型组相比,表达量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健侧针刺组、患侧针刺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双侧针刺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健侧皮层GAP-43蛋白表达量,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呈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针刺各组与模型组比较,表达量呈现上升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4、健侧皮层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健侧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筛选出11个表达显著变化差异基因,GO功能富集主要在细胞成分变化及发展过程方面,KEGG富集通路主要为PI3K-Akt通路;患侧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筛选出13个表达显著变化差异基因,GO功能富集主要在细胞内外变化方面,KEGG富集通路主要为代谢途径通路。结论:1、与自制石蜡线栓(基于本实验室条件所制)相比,购置的规格统一的硅胶线栓更适合用于MCAO模式的制备。与水合氯醛麻醉剂相比,异氟烷麻醉剂更适合用于MCAO模型的制备。2、健侧针刺、患侧针刺、双侧针刺均可有效改善MCAO模型大鼠运功功能和减小脑梗死面积及脑水肿程度。3、健侧针刺、患侧针刺针刺干预7d后MCAO模型大鼠患肢运动功能的改善可能与患侧皮层中GAP-43蛋白表达量的升高有关。4、针刺干预7d后MCAO模型大鼠患肢运动功能的改善可能与健侧皮层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