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青年运动是中国近现代青年运动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青年继承和发扬了五四光荣传统,高举反帝反封建的旗帜,同南京国民党反动政府和日本帝国主义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有力地推动了人民革命斗争的发展,对抗战时期青年运动的发展以及抗战的胜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21世纪的今天,研究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青年运动的历史,认真总结青年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用青年的历史教育青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本文采用专题研究的方式,力图全面、客观地考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青年运动的历史,以探究这一时期中国青年和青年运动与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的重要关联。除导论外,共分七个部分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青年运动作了初步系统的研究: 第一部分对1927年以前的中国青年运动进行了历史地回顾,对国民党、共产党、日本帝国主义这三支影响1927-1937年间历史进程主要力量的政策演变及其活动进行了扼要的概述,并对青年群体中出现的三次大规模的分化原因作了简明的分析,这为以下各专题的研究作了必要的铺垫。 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青年反内战反独裁的爱国民主运动,阐述了国民党反动派对青年的争夺、控制以及对青年运动的镇压,研究了青年运动在国统区和根据地两种“围剿”与反“围剿”斗争中发挥的作用。 第三部分,研究了九一八事变后青年的抗日救亡运动,尤其是对一二九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历史意义等方面进行了详实的论证,探究了青年运动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过程中所起的推动作用。指出争取民族的独立和解放,是包括中国青年在内的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中国青年运动总是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与社会的进步、历史的发展紧密相联。 第四部分,主要研究了这一时期海外青年留学生的抗日救亡运动,通过分析教会学校的本质及发展演变,指出了教会学校是青年早期留学的中转站。通过论述为中国培养了大量革命干部的早期留苏运动,以及留日学生与欧美留学生在1 931一1937年间的主要活动,反映了客居他乡的萃萃学子的拳拳爱国之心和报国之举。这一时期海外留学生是中国青年运动的另一重要力量。 第五部分,从青年运动组织工作的角度,采取个案分析的方法,对国统区、根据地、沦陷区三个不同区域的青年组织进行了考察和研究。尤其是论述了大革命失败后共青团组织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发挥了纽带和桥梁作用、突击队作用以及后备军作用,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战友和中国青年运动的领导核心。 第六部分,从青年运动的宣传主题、宣传形式方面,探讨了青年运动的宣传鼓动工作在革命斗争中的巨大作用。并对共青团中央的机关刊物《中国青年》的历史沿革及所起的作用进行了探究,指出《中国青年》是青年引路的旗帜和精神家园。通过实事求是的史学论证,提出了青年运动实际上是革命宣传运动的观点。 第七部分,对这一时期的青年运动进行了总体历史评价。分析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青年运动的历史特点、历史作用以及对日后青年运动和当代青年的启示。得出了这一时期青年运动在中国革命进程中起着先锋和桥梁作用、锻炼和培养作用以及促进和推动作用,历史证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马列主义为指导,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走与工农相结合、与人民革命运动相结合的道路,才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正确方向的根本结论。另外,还提出了加强青年组织工作、注重青年运动斗争策略的重要性。关键词〕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共青团一二九运动抗日救亡〔分类号」D432.9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