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纳米酶是一类具有类模拟酶活性的纳米材料。与天然酶相比,具有制备及储存成本低、性质稳定、可控合成、对高温或强酸强碱耐受性强、可重复使用等优点。基于纳米酶的优点,已经报道的许多纳米材料具有纳米酶的活性,在生物传感器、环境监测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生物抑菌与生物成像方面展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这是由于纳米酶能够调控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水平产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酶是一类具有类模拟酶活性的纳米材料。与天然酶相比,具有制备及储存成本低、性质稳定、可控合成、对高温或强酸强碱耐受性强、可重复使用等优点。基于纳米酶的优点,已经报道的许多纳米材料具有纳米酶的活性,在生物传感器、环境监测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生物抑菌与生物成像方面展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这是由于纳米酶能够调控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水平产生超氧负离子(O2-)以及羟基自由基(·OH)等而起到抑菌作用。然而,目前纳米酶仍然存在催化效率低、催化活性位点单一以及合成方法复杂等不足,而在其生物应用领域,多数纳米酶在抑菌方面的作用机制还不明确,在生物成像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本文围绕卤素掺杂碳点纳米酶的制备及其生物应用开展研究,通过掺杂不同的卤素合成了高酶活性的碳点纳米酶,并将其用于体外伤口消毒,抑菌作用以及生物成像研究。由此,本文开展了以下三项应用研究:1.以尿素和氯化胆碱形成的低共熔溶剂(DES)为前驱体,通过一步水热法合成了具有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氯掺杂的碳点(N,Cl-CDs),在可见光下能够催化H2O2产生抑菌性更强的羟基自由基(·OH)来抑制大肠杆菌,对大肠杆菌进行荧光标记。以对苯二酚(H2Q)为底物通过酶动力学测定其酶活性,实验表明所合成的N,Cl-CDs纳米酶的催化活性很高。合成的N,Cl-CDs作为过氧化物酶光催化抑菌作用显著,通过评估N,Cl-CDs和H2O2的浓度、比例以及光照时间等条件表明,当光照时间在80 min时,N,Cl-CDs催化H2O2对大肠杆菌具有显著的抗菌性能,且抗菌活性与浓度和光照时间具有依赖性。此外,以扫描电镜(SEM)和荧光定量PCR(RT-PCR)测定其基因表达量研究其抑菌机理。结果表明,N,Cl-CDs对E.coli主要通过抑制N,Cl-CDs成功的荧光标记了大肠杆菌。2.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原料合成了溴掺杂碳点(N,Br-CDs),内在的过氧化物酶活性能够催化低H2O2水平导致羟基自由基的产生,提高细胞内ROS的水平,进而对白色念珠菌达到良好的抑菌效果。以邻苯二胺为底物,通过酶动力学实验表明所合成的溴掺杂碳点纳米酶的催化活性很高。N,Br-CDs过氧化物酶优异的抗菌活性受到N,Br-CDs以及H2O2的浓度,比例以及光照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最终在N,Br-CDs/H2O2比例为3:1,光照时间在60 min时,达到最佳抑菌条件。同时由于N,Br-CDs的优异的发光性能,对白色念珠菌在不同激发波长下显示多色生物成像。3.采用一步水热法合成了一种新型氮碘共掺杂碳点(N,I-CDs)。所制备的N,I-CDs能够在可见光下作为过氧化物酶激活生物学上相关浓度的H2O2(0.07 m M)生成羟基自由基(·OH),提高细菌细胞内活性氧(ROS)的水平,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较强的光催化抑菌活性。在改变其他实验参数的条件下,对N,I-CDs的光诱导抗菌功能进行了评价。当可见光照射时间延长至60 min时,在外源H2O2(0.07 m M)的作用下,N,I-CDs(0.21 mg·m L-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抗菌效果达到100%。更重要的是,由于N,I-CDs体内伤口消毒展示了高抗菌效率、低毒性和良好生物相容性,使其在生物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对N,I-CDs作为过氧化物酶抑菌的机理,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菌体形态变化结合荧光定量PCR测定菌株相关基因的表达,实验表明了N,I-CDs过氧化物酶阻碍了大肠杆菌细胞的无丝分裂,生长代谢以及蛋白质的合成达到较好的抑菌作用,而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通过抑制DNA的复制和抑制其群体感应及生物被膜的形成,从而破坏其侵染行为,使其丧失侵略性(感染性)和防御力(耐药性),达到显著的抑菌性能。
其他文献
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作为世界性土传病病原体主要危害茄科、豆科、瓜类以及经济作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尖孢镰刀菌也是三七根腐病的病原菌。尖孢镰刀菌作为病原菌对这些作物的种植产生巨大的影响,经济损失严重。然而对尖孢镰刀菌致病机理的研究还比较有限,特别是尖孢镰刀菌导致三七根腐病的机理还未见报道。有研究表
类不平衡数据处理是当今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领域的研究热点与难点之一。在类不平衡数据分类中,类重叠度、噪声样本、变量维度以及数据共线性等因素都对不平衡学习的性能产生影响。针对这些问题,现有的研究主要是从数据层面和算法层面来处理,但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因此,本文引用函数型数据分析方法来处理类不平衡数据,主要从两个方面来研究。一方面,将函数型数据分析方法的思想引入类不平衡数据中。采用B样条基和Fo
岷江百合(Lilium regale Wilson)是我国特有的野生品种,对引起百合根腐病的主要致病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具有极强的抗性,是培育百合抗病品种及研究百合抗病分子机理的重要种质资源。本研究前期对接种尖孢镰刀菌后的岷江百合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并筛选出一个由尖孢镰刀菌诱导表达的病程相关蛋白(pathogenesis-related protein,PR)基因,L
超导问题是近百年来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尤其是涉及到强耦合的高温超导问题。强耦合的系统一般不好直接处理,而规范引力对偶理论为强耦合问题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方法。全息S波超导模型、全息P波超导模型以及多个序参量的全息超导模型都成为了研究热点。本文将以我硕士期间的工作为例,详细介绍含有S波序参量和P波序参量的全息S+P超导模型中的超导相变、相变的动力学,还有具体的数值处理办法。在探子极限下,我们研究了空间方向
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为五加科人参属的贵重药材,是云南省最重要的道地药材之一。三七药材传统以干燥根和根茎入药,对于资源副产品三七茎叶,后也开发了“七叶神安片”等中成药,具有镇静安神等功效。在2016年云南省卫生计生委正式批复将三七花、茎叶作为普通地方特色食品原料进行管理,并发布了三七花、茎叶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同意三七茎叶可以作为普通食品的原料开发
近年来,关于布朗粒子输运性质(尤其是噪声诱导的粒子输运性质)的研究,在物理、化学和复杂系统科学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考虑摩擦涨落的存在性的基础上,运用二阶龙格-库塔算法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在偏斜余弦势中运动的交叉关联噪声驱动下的惯性布朗粒子的输运性质。通过对粒子平均速度及依赖于时间的扩散系数的研究,发现交叉关联噪声和偏置力的存在可能使得该非线性系统的某些对称性被打破。在达到稳态的过程中,
天麻是我国名贵的中药材,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蜜环菌作为天麻生长的共生菌,在天麻生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目前,蜜环菌的生产多采用固体接种、固体发酵的方式,该生产方式存在效率低、生产周期长等多种弊端。蜜环菌菌材的培养以麻栎、槲栎为主,但该产业依旧存在菌材树种选择范围窄、浪费严重等问题。为优化蜜环菌生产工艺,提高蜜环菌的生产效率,扩大菌材选择范围,探索梨树和苹果树作为生产材料的可能性,本研究以液体深层发酵
萜类化合物是植物体内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之一,具有丰富的骨架类型和多样的生物活性。姜科(Zingiberaceae)豆蔻属(Amomum)植物资源丰富,富含结构新颖且活性显著的萜类成分。豆蔻属植物多为香料,具有“芳香开窍”之功效,可用于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治疗。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被认为是AD的重
全息技术是利用干涉记录,衍射再现的方式进行三维信息的记录与读取。信息的存储需要具有记录全息信息能力的全息存储材料,借助其记录并再现目标物体的振幅和相位信息。光致聚合物是全息存储材料中重要的一种,是一种由单体体系,光引发体系,热引发体系组成的有机高分子材料,因其制备工艺简单、价格低廉、无需湿化学处理、衍射效率高等优点,成为了全息存储材料领域中的重点研究对象。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1)本文首先对光致聚
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人类生命活动早期的微生物群落不仅对新生儿的生理发育至关重要,同时也对他们未来的健康有深远的影响。菌群异常可以通过引起免疫系统以及代谢系统的紊乱使新生儿疾病,同时也会增大新生儿成年后患病的概率。人体微生物受多种影响,处于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而各种与微生物相关的健康状态,以及微生物与健康之间的联系仍未被探索,人类微生物来自哪里,仍有待研究。卵泡液发育成熟排出健康的卵子,卵子与精子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