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高中历史教学对于史观的运用尤为重视。文明史观因其符合时代和历史学科的发展趋势而在高中历史教材、教学和高考命题中被普遍应用,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文明史观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存在标签化理解、结论式呈现等问题。本文对文明史观在目前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现状进行了解析,在阐明其运用的优势与不足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证文明交往论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的必要性,并尝试提出文明交往论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的策略途径和注意问题,以期为深化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观运用提供参考与借鉴。基于此,本文主要包括以下部分:绪论:说明本文的选题意义和缘由,梳理学术界有关文明交往论、史观与中学历史教学的研究现状,概述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一章:从高中历史教学的角度分析归纳文明交往论的基本内涵,为探究文明交往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提供严谨的理论基础。文明交往论的基本内容,包括文明交往的形式、目标、基本内容、重要因素、主要环节、总体特点等;人类社会发展的经线和纬线分别是生产力和交往力,交往力是推进人类文明发展的另一动力;文明自觉是文明交往的自觉,是人类精神在长期的文明交往中渐次觉醒的表现。并以此为基础,论证文明交往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适应课程标准的变化,落实学科能力的要求,迎合高考命题的导向。第二章:从课标、教学、高考三个角度分析文明史观在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现状。通过解读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发生的新变化、关注历史科高考命题的发展趋势、着眼于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学科功能分析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的原因。第三章:文明交往论是我国文明史观构建过程中的重要探索与实践,因而本文在分析文明交往论基本内涵和文明史观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尝试从确定教学立意、整合教材内容、开展探究性学习、选择使用史料、高考复习备考、进行教学反思等方面提出文明交往论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的具体策略,为深化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观运用提出合理实用建议。结语:结合高中历史教学的具体情况,提出文明交往论作为史学理论成果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中应当注意的问题:文明交往论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的目的是构建常识;文明交往论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是对已有教学理论的丰富与深化;文明交往论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时要注意充分考虑学情。重申文明交往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与应用策略,强调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文明交往论应注意的问题,总结本文的突破与不足,提出有关文明交往论在高中历史教学应用中的潜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