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热应激对肉鸡肝脏氧化还原状态的影响及其机制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_8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温可造成肉鸡体内氧化还原稳态失衡,长期热暴露还可导致肉鸡发生氧化应激。前人研究表明,慢性热应激引起的肉鸡生产性能下降,健康状况受损等现象都与机体氧化应激相关。但有关急性热应激对肉鸡氧化还原状态的影响研究较少,热应激初期肉鸡调控自身氧化还原状态的分子机制仍不完全清楚。本研究选取144只的爱拔益加(AA)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置于4座环控舱中正常饲养。肉鸡34日龄时,环控舱温度在1小时内分别调整为26(对照组)、29、32和35℃,持续6小时后采集肉鸡血液和肝脏样品。重点关注急性热应激对肉鸡血清生化指标、肝脏抗氧化能力、Nrf2信号通路、内质网应激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探究以Nrf2信号通路和UPR反应为核心的抗氧化防御系统在热应激初期的变化规律,揭示肉鸡在应激条件下调控自身氧化还原状态的分子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6小时急性热应激可引起34日龄肉鸡激素分泌增多,热休克蛋白表达上调,血清中抗氧化酶活性升高。高温导致肉鸡处于应激状态,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血清CORT、T3、T4等激素含量逐渐增加(P<0.05),肝脏中HSP70的基因和蛋白表达量极显著上调(P<0.01),HSP90的基因和蛋白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急性热应激还引起肉鸡血清中H2O2显著增加(P<0.05),抗氧化酶SOD和CAT的活性显著升高(P<0.05),小分子抗氧化物质GSH显著减少(P<0.05)。(2)6小时急性热应激可引起34日龄肉鸡肝脏氧化还原状态发生变化,ROS含量增多的同时激活了抗氧化防御系统,提升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急性热应激条件下,肉鸡肝脏中H2O2和蛋白质氧化产物PC的含量显著增加(P<0.05),抗氧化酶SOD的活性有升高的趋势(P=0.07),CAT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逐渐升高(P<0.05),同时GR的活性也显著升高。与血清结果不同的是,高温引起肉鸡肝脏GSH的含量显著增加(P<0.05)。(3)6小时急性热应激可引起34日龄肉鸡肝脏Nrf2信号通路被激活,并启动下游大量抗氧化基因的表达,发挥其保护作用。通过检测肉鸡肝脏中目的基因与蛋白的表达情况发现,在急性热应激条件下,Nrf2及其负责调控的下游抗氧化基因如CAT、SOD1、SOD2、HO-1、NQO1、Prx3、GCLc、GST等的mRNA表达量大都随温度升高而显著上调(P<0.05),同时肉鸡肝脏中Nrf2和Prx3的蛋白表达水平也随温度升高而显著上调(P<0.05)。(4)6小时急性应激可引起34日龄肉鸡肝脏发生未折叠蛋白反应,缓解内质网应激,阻止细胞凋亡。高温可引起肉鸡肝脏中内质网应激标志物GRP78、GRP94的mRNA表达量和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上调(P<0.05),进一步引起参与未折叠蛋白反应的PERK、IRE1和XBP1在mRNA水平显著上调(P<0.05)。而抗凋亡因子Bcl-2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BAK1、BIK、Caspase-3与Caspase-9等促凋亡因子在各组肉鸡肝脏中无显著变化(P>0.05)。综上,本研究结果表明在热应激初期,肉鸡可通过激活Nrf2信号通路、UPR反应等,调控相关抗氧化基因和具有细胞保护功能的蛋白大量表达,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加快谷胱甘肽的合成,提升清除ROS的能力,使肉鸡在急性热应激条件下仍能维持适当的氧化还原状态,以缓解内质网压力,阻止细胞凋亡的发生。
其他文献
农业循环经济就是把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生产,充分利用当今高科技成果和手段,降低资源、物质的投入量和减少废物的产生排放量,构建农业生产体系内部的物质和
以甲基橙为模型污染物、TiO2薄膜为光催化剂,在自制的光催化反应器上进行了光催化降解反应实验,主要研究了甲基橙初始浓度(c0)和紫外光光照强度(I)对其光催化降解反应的影响.
问题的提出去年底,美国嘉吉公司和另外两家跨国企业首批获准进入中国国内棉花流通领域,引起了业界不小的震动,这无疑是刚刚进入后配额时代中国棉花业内的一件大事。其实,嘉吉公司
含表面活性剂的废水会导致废水表面形成大量的泡沫,氧气无法进入水中,传统的生物法由于缺氧导致无法进行生化作用,不仅无法降解废水中的表面活性剂,而且无法降解废水中的其他
3D打印作为一种依托于计算机三维数据采集来生成结构模型的方法,具有无模、快速和精细化成型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也在被尝试用于建筑工程建设。由于3D打印的建造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