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链路触发的快速有效的PMIPv6切换方案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wa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代理移动IPv6(PMIPv6)是因特网工程任务组(IETF)基于网络的移动性管理(NETLMM)工作组于2008年提出并标准化的一种基于网络的本地移动性管理协议。在PMIPv6协议中,不需要移动节点IP协议栈的改变以及任何网络层移动性管理相关的信令过程的参与,节约了无线资源并降低了移动节点在无线链路上的隧道传输开销和信令开销。然而,由于PMIPv6协议采用的是“先断后接”的反应式切换模式,在PMIPv6协议切换过程中的接入认证,注册更新和隧道建立等操作,带来了较大的切换时延和数据包的丢失,这对于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即时通信和多媒体应用来说是不能接受的。IETF工作组于2011年提出的快速代理移动IPv6(FPMIPv6)协议方案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PMIPv6协议切换过程带来的切换时延和丢包,但是当移动节点运动较快,网络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预测式的切换准备时,FPMIPv6协议的预测式切换机制失败,采用反应式切换机制。而反应式的代理切换发起和应答消息交互及隧道建立操作,引起较长的通信过程数据的中断和数据包丢失,会导致切换性能的大幅下降。本文提出一种自适应链路触发的快速有效的PMIPv6切换方案。针对FPMIPv6切换协议中,当预测式快速切换机制失败时,需采用反应式切换机制而带来较大的通信中断和丢包,以及包传输开销较大的问题,本文采用自适应链路触发机制,即链路即将断裂触发信号的产生不再依赖于特定的接收信号门限,而是根据移动节点的速度和切换准备操作所需要的时间来动态产生,自适应启动切换准备操作,确保网络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切换准备操作及预测式切换模式的成功进行。同时,将PMIPv6切换过程中的接入认证和注册更新过程在当前链路断裂之前提前完成,使得移动节点在连接到新的接入网络后能够尽快配置端口并继续进行之前的通信会话过程,大大减少了切换所带来的通信中断时间,并且在完成注册后直接建立本地移动锚点(LMA)与新移动接入网关之间的双向隧道,新移动接入网关的缓冲器缓存来自LMA的下行数据包,从而避免数据包在切换过程中的丢失。同时,这种有效的缓冲机制也避免了在FPMIPv6切换协议中,先前移动接入网关(p-MAG)和新移动接入网关(n-MAG)之间的双向隧道之间的隧道的传输开销。本文首先通过数值分析的方式,引入预测式快速失败概率模型,分别对提出的自适应链路触发的快速有效的切换方案,基本的PMIPv6及FPMIPv6三种切换方案,在三层切换时延和包传输开销方面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进行数值分析的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改进切换机制的三层切换时延和包传输开销在三种切换方案中都是最小的,性能最优。应用NS-2仿真工具对三种切换方案的性能进行了仿真模拟,仿真结果很好地验证了数值分析结果。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学和生物医学的迅速发展,基因表达谱数据的获取变得越来越容易,且获得的数据具有很高的准确性。近年来,研究人员已成功地将生物医学问题转化为模式识别问题,其典型应
OTN逐渐成为铁路骨干层传输所采用的主要技术,铁路通信网的建设也将以OTN为主要发展方向。现阶段OTN传送网已由10G时代向40G、100G时代迈进,在这种超高速、超大容量的光传送网
近年来,甚高频数据交换系统VDES(VHF Data Exchange System)在世界海事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与推崇,并确定作为未来e-航海战略核心系统的数据交换平台。相对于现有的船舶自动识
学位
非线性光学材料在全光信息处理和特殊光功能模块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是近年来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具有优良的三阶非线性光学特性,该特性
学位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快速发展,移动数据流量呈现爆炸式的增长,同时超过80%的移动数据流量产生在室内热点地区。大量的移动数据和分布的不均匀性给传统的蜂窝移动网带来了
语音检索是多媒体信息检索的重要研究方向,基于大词汇连续语音识别的检索算法是当前语音检索中的主流算法。集外词是一些经常被用户检索但是不在识别词典中的词,相比于集内词
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海量数据的长距离传输和宽带接入需求日益突显成为人们密切关注的重点,ROF技术应运而生。近年来,高速、大容量、长距离传输成为ROF技术追求的目标,其
三维建模在图形学领域中是一个基础的不可或缺的基础性研究方向,三维建模就是将虚拟或实际的三维物体或形状转换为数字化的几何模型表达,它是对虚拟三维物体进行处理和操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