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疲劳与训练比赛满意度的关系及其干预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kanhaow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少年运动员是我国在竞技体育场上保持竞争力的坚实基础,与此同时青少年时期的运动训练在发展体育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在当今竞技体坛内卷日益严重的情况下,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疲劳问题日益显现,甚至严重影响到运动员训练以及比赛的状态。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疲劳是在其运动生涯中的普遍现象,如果对其不加以重视适时的调节与缓解,会使青少年运动员在训练与比赛中的满意度下降,无法到达更高的阶段。因此如何有效的降低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疲劳水平提高其训练比赛满意度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中将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疲劳与训练比赛满意度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同时在对全国射击冠军运动员访谈中汲取其成功经验,从而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团体辅导活动缓解目标群体的心理疲劳程度。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选取武汉市青少年运动学校151名年龄在12-18岁之间,运动项目包括射击、体操、乒乓球和羽毛球的青少年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对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不同维度的分析研究,探讨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疲劳与训练比赛满意度在人口学变量上是否存在差异性,在不同运动项目中的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疲劳与训练比赛满意度之间的关系,以及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疲劳与训练比赛满意度的整体现状和二者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青少年射击运动员心理疲劳的干预研究。以接纳承诺疗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ACT)为运动员心理疲劳的理论依据,结合对全国射击冠军成功经验的访谈内容,设计针对性的团体辅导方案,在帮助青少年射击运动员心理疲劳的缓解同时也可提供其相关的实践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在性别这一人口统计学变量,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疲劳在其成就感降低、情绪/体力耗竭这两个维度以及总分上差异显著。(2)在年龄这一人口统计学变量中,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疲劳在成就感降低一维度和总得分上差异性明显。(3)对于运动年限这一人口统计学变量,青少年运动员在情绪/体力耗竭和运动消极评价这两个维度以及心理疲劳总分存在明显的差异。(4)不同运动项目的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疲劳与训练比赛满意度之间呈负相关。(5)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疲劳与训练比赛满意度之间呈负相关关系,此外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疲劳的成就感降低和对运动的负性评价这两个维度对其训练比赛满意度存在负向预测的作用,并且成就感降低这一维度在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疲劳对训练比赛满意度预测量中比例最高,情绪/体力耗竭这一维度在其中的比例最低。(6)针对青少年射击运动员心理疲劳的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有效降低其心理疲劳感,进而提高其训练比赛满意感。研究结论:我国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疲劳与训练比赛满意度之间呈现相关关系,并且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疲劳重成就感降低和情绪/体力耗竭对其训练比赛满意度存在负向预测作用;在缓解青少年运动员心理疲劳和训练比赛满意度方面可以通过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使青少年射击运动员能有效的调节其心理状态,以更好的身心状态投入到其训练之中。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当前我国正处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时期,传统农业发展模式不再适应农村发展需求,各种特色产业基地也在全国各地建立起来,“产业兴旺”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处于重要地位。乡村产业发展的社会基础作为村庄的内生性资源却因其隐性特征经常被研究者所忽视,尚未有系统的研究。本文基于对L村金秋梨产业的实地考察,从“嵌入性”的视角出发研究产业发展各个阶段的运作样态以及生产过程中的组织变化,以此探讨产业发展嵌入乡村社会
学位
建国初期的干部教育是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产物。如何完成“进京赶考”的重大任务,成为中国共产党转型为全国性执政党的关建,其实质是中共执政的重心首次由乡村治理转向城市治理。然而久居乡村的中共干部不仅数量稀少,而且能力不足,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专业知识匮乏,缺乏城市管理经验。为加强武汉的经济建设与城市管理能力,顺利完成赶考任务,武汉市委决定大规模扩招,多渠道吸纳干部。中共对干部数量的迫切需求,难免出现鱼目混珠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正在全面铺开,教材知识发生的顺序有些与以往不同,本文从学生两个“尴尬”的证明出发来讨论新教材中幂函数、指数函数学习顺序的调整.
期刊
随着组织与互联网联系的加深,网络闲逛行为越来越受到组织的关注,研究者和实践者们最初将其视为是一种怠工行为,但随着研究的加深,发现网络闲逛也存在积极的后果。这种行为对组织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而且其行为本身无法完全消除,因此本研究关注将网络闲逛的消极面向积极面转化。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引入评价理论来探究网络闲逛是否能够通过增加角色内行为和角色外行为来补偿网络闲逛的消极影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