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ASB-BAF降解纤维素废水微生物特性及机理研究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hllgl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纤维素作为工业原料,被广泛用于造纸、化工、纺织、食品等工业领域。这些行业利用纤维素进行加工制造的同时排出大量高浓度有机污染废水,其中纤维素是主要成分之一。业内主要使用厌氧、好氧生物法处理此类废水。本研究利用实验室模拟装置,考察了厌氧、好氧组合工艺对羧甲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两种不同结晶度的含纤维素废水的处理。装置由两级UASB、两级BAF串联组合而成,分别处理羧甲基纤维素(A)与微晶纤维素(B)。   目前对纤维素生物降解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纯培养纤维素降解菌、食草动物肠道共生纤维素降解菌群等,对于反应器内纤维素降解微生物群落的研究还比较少。本研究使用PCR-DGGE、Real-time PCR等分子生态学的手段,从定性、定量角度对不同有机负荷下、沿流程不同反应器内的微生物群落进行了研究。利用PCR-DGGE,对微生物群落的构成、变化进行了研究。利用Real-time PCR,对微生物群落内真细菌、古细菌、纤维素降解关键酶基因的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基于定性、定量数据,对反应器纤维素降解率的差异和波动进行了分析,对纤维素在系统内的降解途径进行了推断。这些结论为类似水处理系统的纤维素去除能力评价与改进提供了分子生态学方面的依据。主要结论如下:   (1)经过驯化,UASB-BAF组合工艺对羧甲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均形成了较高的去除能力,并在有机负荷的冲击下保持相对稳定的去除率。在不同有机负荷下(进水COD1000、2000、3000mg/L),组合工艺对羧甲基纤维素的去除率分别稳定在:91.3%、80.4%、78.7%;对微晶纤维素的去除率分别稳定在:82.0%、83.5%、70.5%。   (2)UASB-BAF组合工艺对纤维素的去除,主要发生在一级UASB、一级BAF反应器,二级UASB、二级BAF反应器纤维素去除率均维持在较低水平。A1对羧甲基纤维素平均去除率为40.8%、A2为7.5%、A3为27.9%、A4为7.2%。B1对微晶纤维素平均去除率为41.5%、B2为11.4%、B3为20.8%、B4为5.0%。   (3)经过驯化,A1、A3内形成以纤维素降解菌为优势菌的微生物群落,A2、A4内形成以非纤维降解微生物为优势菌的微生物群落。降解纤维素的优势菌主要为梭菌属(Clostridium sp.)。非纤维素降解菌的优势菌主要包括大量变形杆菌纲微生物(77%)、美洲爱文菌(Ewingella americana)、肠杆菌属(EnterobacterSp.)、柠檬酸杆菌属(Citrobacter sp.)等。   (4)经过驯化,B1、B3内形成以纤维素降解菌为优势菌的微生物群落,B2、B4内形成以非纤维降解微生物为优势菌的微生物群落。降解纤维素的优势菌主要为三种梭菌属(Clostridium sp.)、一种拟杆菌属(Bacteroides sp.)、两种放线菌目(Actinomycetales)微生物。非纤维素降解菌的优势菌主要有大量变形杆菌纲微生物(50%)、肠杆菌属(Enterobacter sp.)、副球菌属(Paracoccus sp.)等。   (5)荧光定量结果显示纤维素内切酶基因、外切酶基因在一级UASB、一级BAF反应器内有最高丰度。A1内纤维素内切酶基因、外切酶基因丰度分别为每克污泥106copy,105copy;A3内分别为每克填料106copy,105copy;B1分别为每克污泥105copy、103copy;B3分别为每克填料105copy、104 copy。   (6)系统内微生物群落对纤维素的降解表现出较强的协同效应,主要表现在非纤维素降解菌与纤维素降解菌的协同、内切酶与外切酶的协同。   (7)反应器纤维素降解率的差异和波动,主要原因有:功能菌的缺失、功能基因的缺失、功能菌丰度的变化、群落结构变动。   (8)纤维素一级水解主要发生在一级UASB、一级BAF反应器内,结晶态纤维素分子在这里被分解为长链纤维素分子、短链寡糖等。二级反应器主要对一级反应器出水中的长链纤维素分子、水溶性寡糖进行纤维素二级水解,对纤维二糖、葡萄糖进行发酵生成其他代谢产物。
其他文献
制造执行系统(MES)作为生产过程计算机在线管理系统,是资源计划系统(ERP)和过程控制系统(PCS)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钢铁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的关键。近年来,我国部分钢铁
企业经营管理中,考虑生产与盈利的同时,还要注意经营风险.企业经营发展中,风险管理的作用与地位更加突出.如何有效预防并解决企业经营风险,是现代企业经营发展面的重要问题.
本文以直径Φ25μm的Co基非晶丝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热处理状态非晶丝样品的GMI效应和软磁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常规热处理对样品的阻抗有很大影响,经过适当热处理样品的巨磁阻抗(GMI)效应和软磁性能都得到很大的提高。其中,退火保温25min样品阻抗可达2195?,GMI比率为730%。纵向磁场热处理能有效消除非晶丝样品的磁各向异性,得到非对称巨磁阻抗(AGMI)效应。在对非晶丝进行热处理时加适
矿井水是在煤炭采掘过程中流入采掘空间的水。矿井水的外排不仅会对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同时也会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对于大多数矿井水,经过简单的资源化技术处理后,其水质即可达到工业生产用水甚至生活饮用水的用水需求。矿井水的资源化也是解决矿区缺水问题最佳选择。本文以阜新海州矿海南水厂的矿井水为研究对象,该厂矿井水处理达标后供给阜新热电厂做冷却循环水使用。通过现场调研、资料收集、连续采样测试与分析,得到海州
为了解决石油短缺的状况,国内出现了大量以煤的深加工为特征的新型煤化工产业—即煤变油技术。在其最关键的煤液化反应中,最高工作温度在470℃左右,工作压力最高可达20MPa,物料含
小学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如果教师教学方法单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那么就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当今社会,学生不仅仅需要掌握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养
期刊
本课题以含2,4,6-三氯苯酚(2,4,6-TCP)和五氯苯酚(PCP)的模拟废水为重点研究对象,分别对单独氯酚废水的生物降解过程中,水相及泥相的相关特性进行研究,并对2,4,6-TCP与对氯苯酚(4-CP)
全氟化合物(perfluorinated compounds,PFCs)是一类新型有机污染物,有关全氟化合物环境行为方面的研究已成为环境化学的热点。污水处理厂的传统去除工艺无法有效地去除废水中
本文通过地面模拟空间环境实验,对应用在航天器上的GaAs/Ge太阳电池在空间质子和电子共同辐照作用下电性能的损伤效应进行了研究。在模拟空间质子与电子共同辐照的实验中,质子与电子的能量选为100KeV,电子最大辐照剂量达到1×1016cm-2,质子最大辐照剂量达到1×1012cm-2。为了研究两种粒子在共同辐照时对GaAs/Ge太阳电池不同的损伤作用,我们采用了先质子后电子、先电子后质子以及质子与电
现在,各种大型机械的运行对于润滑油的质量要求是越来越高,在润滑油中,要求水分不能够超标,一般要求都是在半分之零点三一下才算合格.如果水分超标,那么对于油品的品质将会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