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语言与法律的不确定性

被引量 : 34次 | 上传用户:aiwen84310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律的不确定性是20世纪法律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法律的不确定性是指法律不能为法律纠纷提供一个正确答案。具体而言,法律的不确定性是指法律渊源、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的不确定性。法律现实主义、法律实证主义、自然法学、批评法律研究、女权主义法学、种族批判理论和法律论证理论纷纷提出了各自的不确定性(或确定性)主张。法律的不确定性理论大体上可以分为描述性理论、分析(或概念性)理论和规范性(或批评性)理论三种。描述的不确定性理论探讨司法实践中法律无法决定案件结果的实际情况。法律现实主义者的不确定性主张关注的是美国法官运用非法律因素裁决案件的实情。他们的不确定性主张是描述性主张。规范的不确定性理论不关注法律无法决定案件结果的实际情况,而是致力于改变司法审判的现状。批判法律研究、批判种族理论、女权主义法律理论和解构主义法学的不确定性主张都属于批判的不确定性主张。分析的不确定性理论从语言的性质或法律的性质出发探讨法律是否必然是确定的(或不确定的)。法律实证主义者、法律解释主义者和自然法学家的不确定性主张都是概念性主张。现代分析法学奉行的概念分析方法是探讨概念性不确定性主张的最佳方法。概念分析不仅可以指出法律实践的重要方面,还可以用来评价各种概念性理论的优劣。法律不确定性问题通常以语言的基本性质为主要议题。语言是法律发挥作用的媒介,只有理解了语言,才有可能理解法律。语言具有不确定性,而法律是用语言表达的,所以法律在特定案件中的要求经常是不确定的。语义怀疑论、概念的可辩驳性、模糊性、歧义、家族相似性、争议性、不完全性、不可通约性和翻译的不确定性是语言不确定性的渊源。但是,语言的不确定性是相对的,彻底的语言不确定性主张根本无法成立。法律的不确定性也是相对的。哈特派法律实证主义和德沃金派法律解释主义提出了法律理论中两种最主要的概念性不确定性主张。哈特从语言的开放结构着手探讨了法律的不确定问题。哈特认为,由于法律存在“开放结构”,所以法官在判决“疑难案件”时拥有自由裁量权。哈特对疑难案件的处理过于简单。法官在开放结构之处的确可以行使自由裁量权,但应当发展出一套法律论证理论来约束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德沃金在批评哈特的裁量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正确答案论题。正确答案论题宣称,所有(或者几乎所有)法律问题都有一个唯一正确的答案。德沃金认为,由于语言引起的不确定性是可以消除的。不过,德沃金正确答案论题赖以存在的解释方法没有普适性。他的解释方法没有揭示法律实践的重要特征。解释方法忽视了权威和共识在法律实践中的重要性。此外,法律的不确定性并不必然构成法治的缺陷。只要不确定的司法判决具有正确性、客观性和可预测性,不确定性就不会对自由主义法治理想构成威胁。法律的不确定性意味着法官在疑难案件中需要行使自由裁量权并创制新的法律。自由裁量权和法官造法权要求法律理论发展出一套复杂而精致的裁判理论。因此,法律不确定性问题的研究最终导向法学方法论。
其他文献
<正>柑橘是龙游县的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全县现有柑橘面积6000hm2,年总产量达80000t多,其中胡柚面积433.3hm2,产量5400t多。黄斑病是龙游县近几年胡柚生产上的主要病害,尤其在
<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继承问题是关系到我国农民切身利益的问题,而且也涉及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间的利益分配。目前,相关法院在受理和审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继承
我国检务公开制度的发展阶段可概括为:初步建立阶段、全方位公开阶段、深入拓展阶段。该制度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应在如下方面进一步完善:修改内容,克服检务公开内容的任
当前振动压路机在道路碾压施工中得到了相当普遍的应用,而半刚性基层材料室内试验采用重型击实法确定压实标准、利用压力机静压成型试件,显示出了一定的不适应性。当前半刚性
语料库和语料库方法的出现对社会语言学书面语研究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用语料库进行社会语言学研究还有很多改进的空间。利用国家语委语料库检验134个汉语音译词的变化情况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公司作为一种重要的企业形态,对社会的诸多方面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而股权作为公司的重要内容之一,值得我们去探讨和研究。2005年10月27日全国
<正>借力互联网,基层工会不妨通过线上线下来动员更多职工和工会一起办活动,集民智、开思路,打造符合新时代不同层次、不同年龄职工需求的服务新模式,探索服务新路径。近来,
<正>国内不少人习惯把美国当作"灯塔",动不动就把"美国梦"挂在嘴边。事实上,许多国人对美国的了解,大多停留在泛泛而论,既缺乏必要的历史视角,也缺少和美国人深入交往的阅历
英国刑事诉讼中对非法获得的证据处理之评析熊秋红非法获得的证据系指司法人员采用刑讯逼供、威胁、引诱、欺骗以及非法搜查、扣押、窃听等侵犯公民基本权利的方法获取的证
目的 为中国中药炮制现代化提出切实可行的思路 ,以供参考。方法 对中药炮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 在我国制药现代化、药材生产现代化的关键时期 ,对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