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驻华使领馆基于社交媒体的国家形象建构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landgp19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形象是国家“软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根本上取决于国家的综合国力,但并不完全等同于国家的实际状况,而是可以被塑造和建构的。通过有选择的信息传递和有意识的舆论引导,可以改变国家形象中的不利认知因素如负面刻板印象。随着新媒体的兴起,一种不同于传统的国家形象建构方式开始出现,各国驻外使领馆纷纷进驻社交媒体平台,直面他国民众,发布信息,传递本国的文化价值观念。通过对自身国家形象的重新建构与控制,以影响其他国家对“我的形象”的认知与判断,从而为在国际交往中赢得更大的话语空间创造有利条件。  本文从空间的视角,将福柯的“异托邦”理论引入国家形象的研究范畴,从空间、空间内的行动者、空间的危机应对三个维度研究外国驻华使领馆基于社交媒体的国家形象建构。本文采用了内容分析及个案研究的方法,以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平台、豆瓣小站三大社交平台上的外国驻华使领馆账号为研究对象,并基于中国公众对这些国家的熟知程度及与中国关系的亲疏程度,将在华开设使领馆社交媒体账号的国家分为“遥远国家”“矛盾国家”及“完美国家”三类,试图探究这三类国家基于在华的社交媒体建构了怎样的国家异托邦,各个异托邦之间有何共性与异性,并分析空间内的建构者与参与者如何通过互动推动空间的扩张,最后以两个事件为案例分析空间的危机应对。  研究发现,外国驻华使领馆基于社交媒体的国家形象建构,其实质是创造了一种基于现实的美好的国家想象。在国家异托邦中,空间的呈现既真实又虚幻,空间的塑造表现出很强的趋利避害性,空间的闭合有着明确的运转系统,空间的扩张有赖建构者与参与者的互动及线上线下活动的结合。当虚拟的国家异托邦遭遇来自现实的危机时,去政治化处理、危机因素无害化、自我辩驳等成为较为常见的危机应对策略。
其他文献
期刊
通联工作是新闻媒体发展的重要支点,这是我国长期新闻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当前媒体依然需要高度重视通联工作,同时应当赋予它新的内涵,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在市场经济环境
本论文的研究课题为《南方周末》头版时政深度报道的新闻话语分析,研究材料来自笔者对1996年至2005年(10年)《南方周末》522篇头版头条报道的梳理,以及对其中207篇时政深度报道
中国水电集团走出去,按照国家的走出去战略已十多年了,这十多年来艰难的旅程当中,我们也付出很多,有挫折,有教训,有痛苦,也有成就,我们为什么能取得一定的成功,主要是我们有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催生了诸多新的传播现象。其中,广告行业内,新型广告表现形式——微电影广告方兴未艾。  本文综合运用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选取微电影广告个案,通过内容分析
改革开放后,经过30来年的高速发展,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进步。人们收入大幅增加,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根据“恩格尔系数”的变化理论可知,我国即将进入休闲时代。在这个时代,对
根据青岛市1951~1998年逐日降水资料,分别计算了汛期(6~9月)和年度相当暴雨日数与旱涝等级和总降水量的关系。得出:年度或者汛期暴雨对汛期乃至年度降水多少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以相当暴雨日
免振捣混凝土是不用振捣的混凝土.其成型原理是:通过外加剂、胶结材料、粗细骨料的选择与搭配,配合比的精心设计,使混凝土拌合物屈服剪应力减小到适宜范围,同时又具有足够的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