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消脂饮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研究

来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ZHOU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在概述中医诊治脂肪肝的基础上,总结导师多年来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经验,结合现代医学研究脂肪肝的成果,从脾论治,以健脾化痰活血为大法,观察健脾消脂饮对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辩证属于痰湿浊瘀内积于肝、脾肾亏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以理论和临床结合为研究思路,从血清生化、血脂及B超检查方面,客观评价其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讨其作用机制,指导临床的运用。   方法:理论研究:主要从祖国医学和现代医学理论两方面,探讨了中西医关于脂肪肝的病因病机和治疗等方面的认识及其发展状况。同时从中医古籍入手,对历代重要医籍中相关病证的论述进行整理研究,寻找其学术渊源和规律。并对1995年以来十多年间中医药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现代文献进行系统研究,与古代文献进行对比分析,以求其异同。立足中医文献研究的理论指导,确立了健脾化痰活血法及健脾消脂饮的组方原则。   临床研究:在确立严格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纳入标准和疗效评定标准的基础上,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80例合格受试对象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进行治疗前后及组间疗效观察,疗程均为三个月。两组病例共80例治疗前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重、B超、血脂、肝功及临床症状积分方面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   结果: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治疗组总体疗效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健脾消脂饮治疗脂肪肝的疗效优于东宝肝泰片。   2.两组间治疗后临床证候总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均能显著改善各临床症状和体征,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在改善肢体困重、胁胀胁痛、脘腹胀满、食少纳呆、大便溏薄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3.两组在减轻体重方面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自身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在减轻体重方面作用优于对照组。   4.两组治疗前后在降低血清转氨酶(ALT、AST、GGT)及血脂(TC、TG、LDL-C)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别(P<0.05),说明两组在保肝降酶、降血脂方面均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两组间比较治疗组在降低ALT、AST、TC、TG、LDL-C及升高HDL-C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5.两组在改善B超程度积分治疗前后比较(P<0.05),两组间比较(P<0.05),说明两组都能改善患者肝脏病变在B超下的严重程度,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结论:经过三个月的疗程治疗观察:健脾消脂饮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属于痰湿浊瘀内积于肝、脾肾亏虚证的临床疗效优于东宝肝泰片。健脾消脂饮在减低患者症状积分、减轻体重、改善肝功能、血脂及减轻患者B超肝脂肪性变程度方面优于东宝肝泰片。健脾消脂饮适用于非酒精性脂肪肝属于痰湿浊瘀内积于肝、脾肾亏虚证的患者,既能祛脂,又可保护肝功能,降低转氨酶,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药制剂。
其他文献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自中国传统养生文化上自“大舞”以来,中国导引养生功法作用于强身、健体、祛病的功效早有记载,本论文以现今发现到最早的中国经典导引养生文献马王堆的
文章简述了分层教学在少数民族大学预科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在课程思政的基础上给出了分层教学的实施方案.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范围广阔,各民族地区之间的文化千差万别,各民族地区
设计心理学作为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学科,具有知识面较广泛、理论较抽象等特点,因此需要丰富教学方法,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文章将产品设计专业特点与设计心理学课程性质结合
目的:观察补气活血法对慢性支气管炎(CB)肺气虚证大鼠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蛋白bcl-2、fas的影响,探讨其治疗作用机理,进一步揭示CB肺气虚证形成的病理机制,为临床防治该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用健康Sprague Dawley(SD)大鼠50只(雌雄各半),实验前一周置于实验环境中喂养。采用改良烟熏法复制CB肺气虚证动物模型。将造模各组大鼠置于特制的1m×1m×1m的烟室中点燃熏烟,每日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