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尿量调整补液率的动态管理模式对严重烧伤患者早期复苏效果的临床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lar_c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对严重烧伤患者应用动态补液管理系统和全国通用公式进行对比,观察两种补液方式补液效率以及对患者器官的影响,探讨根据尿量调整补液在严重烧伤患者早期复苏救治的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至2014年9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严重烧伤患者84例,男58例,女26例,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40.25±10.43)岁;患者分组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应用动态流体管理模式进行补液,其中男30例,女12例,平均年龄(39.84±9.57)岁,体重(62.15±1.52) kg,40岁以下22例,40岁以上20例,致伤总面积(47.78±2.51)%TBSA,其中烧伤面积为30%-50%TBSA31例,烧伤面积超过51%TBSA以上11例。致伤因素包括:火焰伤24例,热气4例,热液8例,热固体6例,合并吸入性损伤20例,气管切开14例;对照组应用全国通用公式进行补液,其中男28例,女14例,平均年龄(41.06±10.46)岁,体重(62.74±1.48)kg,40岁以下22例,40岁以上20例,致伤总面积(48.16±2.64)%TBSA,其中烧伤面积为30%-50%TBSA29例,烧伤面积超过51%TBSA以上13例。致伤因素包括:火焰伤22例,热气5例,热液9例,热固体6例,合并吸入性损伤22例,气管切开10例。选取患者在入院当天、治疗8h、16h、24h、2天、3天、1周抽取清晨空腹血,置于抗凝管中,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在第1个24小时和第2个24小时实际尿量以及补液量,血流动力学指标(MAP、CO、CI、ITBI、CFI、SVRI、ELWI)、心脏损害相关指标(cTnI、CK、CK-MB、aHBDH、LDH)、肝脏损害相关指标(ALT、AST、GGT)、肾脏损害相关指标(Cr、BUN、β2-MG)。  结果:  ①两组患者实际补液量与预测补液量对比:观察组在第16h、24h实际补液量明显高于预测补液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36h和48h实际补液量则明显低于预测补液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8h两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第8h、16h、24h、36h、48h实际补液量与预测补液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②两组患者实际补液量对比:观察组在0~8h输入的胶体量、晶体量和水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24h胶体液、晶体液和水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整个24h内观察组胶体液、晶体液和水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5h~48h胶体液和水份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晶体液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③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和血流动力学对比: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在8h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16h、24h平均动脉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d、3d和1周两组平均动脉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趋势图可见,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在1周内均成上升趋势。两组患者CO、CI和ITBI在治疗2d后明显高于8h时,SVRI治疗2d明显低于8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ITBI和CO在24h、2d明显高于对照组,SVRI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I在24h、2d、3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④两组患者血清乳酸对比:在烧伤后前8小时和1周两组患者血清乳酸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16h、24h、2d和3d观察组患者血清乳酸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趋势图可见,两组患者血清乳酸在0~16小时呈上升趋势,在16小时达到顶峰后逐渐下降。  ⑤两组患者心脏损伤相关指标对比:两组患者8小时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6h、24h和2d观察组心肌肌钙蛋白I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趋势图可见两组患者心肌肌钙蛋白I在烧伤后第24h达到顶峰后逐渐下落,回落3d.两组患者心肌肌钙蛋白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6h和24h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时段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趋势图显示,对照组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0~16h呈上升趋势,在16h达到顶峰后逐渐下降,而观察组一直处于下降趋势。两组患者8小时内血清肌酸激酶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6h、24h、2d、3d和1周观察组血清肌酸激酶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趋势图可见对照组患者血清肌酸激酶在烧伤后逐渐上升,在第2d达到顶峰后逐渐下落,观察组一直呈缓慢下降趋势。观察组血清α-羟丁酸脱氢酶含量在16h、24h、2d和3d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h和1周两组之间α-羟丁酸脱氢酶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趋势图可见对照组患者血清肌酸激酶在烧伤后逐渐上升,在第24h达到顶峰后处于稳定期,至第2d逐渐下落,观察组保持下降至16h后处于一个较为平稳的水平。观察组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含量在16h、24h和2d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h、3d和1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趋势图可见,对照组血清乳酸脱氢酶在烧伤后呈上升趋势,至24h达到最大值后逐渐回落;观察组呈下降趋势,至24h后达到相对平稳。  ⑥两组患者肝脏损伤相关指标对比:观察组血清谷丙转氨酶含量在第1d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各时段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趋势图可见对照组血清谷丙转氨酶在16h后含量剧增,在2d后下降至观察组水平,观察组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在烧伤后趋于平稳。观察组在16h、24h、2d和3d谷草转氨酶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时段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趋势图示对照组血清谷草转氨酶在16h后含量剧增,在24h后达到顶峰后开始下降,1周后下降至观察组水平,观察组血清谷草转氨酶水平在烧伤后趋于平稳。两组患者烧伤后血清谷氨酰转肽酶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趋势图显示两组患者血清谷氨酰转肽酶均在第2d开始呈现上升趋势。  ⑦两组患者肾功能相关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烧伤后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6h、24h、2d和3d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趋势图显示,两组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烧伤后呈上升趋势,在24h到达顶峰后逐渐下降。  结论:  ①动态管理模式具有前瞻性、即时性,通过尿量范围选取调整公式,其在8~24小时补液量较全国通用公式大,而在24h后补液量则少于全国通用公式;避免了补液不足或者补液过多。  ②动态管理模式补液量充分,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恢复快,减少了患者脏器功能因为血容量不足而出现损伤。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我国经济也步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中国的设计和设计教育也进入了空前繁荣的阶段。然而,方兴未艾的中国现代设计,在大力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多问
IIC作为目前通用的总线技术,由于它的接线简单,传输速度快,已广泛应用在时钟、EEPROM、小型LCD等设备与CPU的接口中.通过把AD7994与S3C2440的IIC接口相连,并编写相应的Linux
目的:观察两种方法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 NVG)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0月采用青光眼引流装置Ahmed青光眼阀(Ahmed glaucoma valve, AGV)
豫棉19是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育成的优质中熟陆地棉新品种,1999年通过河南省农物作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生育期125d左右,平均667m~2产皮棉 Yumian 19 is a new high-qua
第一部分:自噬在大鼠移植肺缺血再灌注中的表达  目的:  建立大鼠左肺原位移植模型,观察自噬在肺移植(Lung Transplantation,LT)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
目的:   探讨应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型术(balloon kyphoplast,PKP)治疗急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陈旧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外伤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转移瘤的
【目的】:探讨叉头框蛋白O3(Forkhead box class O3,FOXO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标本100份,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Immunohisto
目的探讨Galectin-3基因多态性与宫颈癌易感性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收治的宫颈癌患者120例为观察组,12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用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γ2(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与中国宁夏地区回、汉族人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对宁夏地区378例T2DM患者与294例正常体检者进行
1 品种简介湘玉7号是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所用自交系478/H152为材料育成的紧凑型玉米杂交种.1995年1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幼苗叶鞘紫色,株高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