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压力作用下复合层状岩体变形模量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pagh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复合层状岩体存在于地下工程。水利工程等各类岩土工程中,它在复杂的地质环境中受到的各种地应力,构造应力,渗透压作用等一切不利因素会直接影响到岩土工程的设计与施工,以及岩土工程的耐久性。复合层状岩体作为一种复杂的岩体,它也是由结构面和岩块构成,也存在于一定的地质环境中。由于在地质历史形成过程中,复合层状岩体受到各种地质作用的影响和改造,形成了各种原生结构面以及次生结构面。这些结构面切割岩体使复合层状岩体形成了一定了结构面特征。岩体结构特征是直接影响岩体的变形和破坏的主要因素之一,结构面的物理力学性质直接决定了岩体结构的破坏特征。因此在各类岩土工程中,对岩体结构特征进行研究是对各类岩土工程问题进行评价必不可少的步骤之一。   由于岩体内部的结构面产状以及分布特征,物理力学性质直接决定了岩体的力学性质,对复合层状岩体而言,层面产状以及岩性分界面的物理力学性质也直接影响了岩体的稳定性特征。一般的,在基于岩体结构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对工程岩体进行分类,利用相关的经验公式对其物理力学参数进行估算,并建立物理力学模型,最后进行工程岩体稳定性评价并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和有效的防护措施。   由于复合层状岩体中存在大量的结构面,特别是对贯穿岩体的结构面,因此很难通过现场原位实验和各种室内常规实验确定复合岩体的相关变形参数。近年随着科学的发展,国内外学者纷纷提出了损伤理论、分形几何以及各种经验法来估算复合岩体的变形参数。另外对于岩土体在渗透压作用下的耦合作用也正处于研究阶段,因此对于复合层状岩体在渗透压作用下变形机理仍然是研究的难题。   随着计算技术以及科技的发展,现阶段大量快速的计算已经成为可能。通过大量的现场地质调查,收集研究区域的地质资料,统计复合层状岩体的结构面几何参数,进行岩块及结构面等室内实验。结合复合层状岩体结构面的物理力学参数以及统计结构面的几何参数,建立复合层状岩体的物理力学模型,分析复合层状岩体的变形特征。   目前研究裂隙岩体最常见的计算模拟技术是离散元。离散元法是专门用来解决不连续介质问题的数值模拟方法。该方法把节理岩体视为由离散的岩块和岩块间的节理面所组成,允许岩块平移、转动和变形,而节理面可被压缩、分离或滑动。因此,岩体被看作一种不连续的离散介质。其内部可存在大位移、旋转和滑动乃至块体的分离,从而可以较真实地模拟节理岩体中的非线性大变形特征。离散元法的一般求解过程为:将求解空间离散为离散元单元阵,并根据实际问题用合理的连接元件将相邻两单元连接起来;单元间相对位移是基本变量,由力与相对位移的关系可得到两单元间法向和切向的作用力;对单元在各个方向上与其它单元间的作用力以及其它物理场对单元作用所引起的外力求合力和合力矩,根据牛顿运动第二定律可以求得单元的加速度;对其进行时间积分,进而得到单元的速度和位移。从而得到所有单元在任意时刻的速度、加速度、角速度、线位移和转角等物理量。   变形模量是衡量岩土应力和应变关系的重要参数,它直接影响到岩体的变形破坏特征。由于岩体等复杂的地质体往往存在于有渗透压作用的环境中,且岩体自身的复杂性以及各向异性导致研究渗透压力作用下复合层状岩体变形模量显得尤为重要。复合层状岩体在我国西南地区分布广泛,拱坝是基岩山区水利水电工程中常见的坝型之一,寻找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研究渗透压力作用下复合层状岩体的变形机理,对加深复合层状岩体变形机理的认识、变形模量的估算以及工程优化设计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以贵州省鱼简河水库拱坝地基复合层状岩体为重点,通过对结构面相关参数的概化和室内试验,研究岩块及结构面的物理力学性质参数,采用离散元法进行数值模拟渗透压力作用下复合层状岩体的变形机理,探讨渗透压力作用对复合层状岩体变形模量的影响。   利用离散元分析程序UDEC对坝址区岩体试样在渗透压作用下的变形进行了分析,分别讨论了单层岩体和复合层状岩体的应力应变特征。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   (1)在渗透压作用下单层岩体的应力应变特征。本文主要通过结合坝址区的工程地质条件以及结构面统计数据,建立了灰岩,泥质白云岩和泥岩的试样模型,并对比了岩体在有无渗透压作用下的变化特征,总结了渗透压作用下的应力应变特征。   (2)在渗透压作用下单层岩体的尺寸效应。本文通过对三种不同岩性的岩体建立了三种不同的尺寸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尺寸效应下单层岩体的应力应变特征。   (3)在渗透压作用下单层岩体节理倾角对岩体变形的影响。本文通过改变灰岩的节理倾角,分别从0°,30°,60°和90°四种情况,对灰岩的应力应变特征进行了探讨,总结了节理产状对岩体变形模量的影响规律。   (4)在渗透压作用下复合层状岩体层序的影响。在单层岩体的应力应变特征基础上,本文通过对复合层状岩体岩性的层序进行了改变,分别探讨了试样从上到下,岩性为泥岩,泥质白云岩,灰岩和岩性为灰岩,泥质白云岩,泥岩两种情况下的应力应变特征。   (5)在渗透压作用下复合层状岩体的尺寸效应。本文在单层岩体的尺寸效应基础上,探讨了符合层状岩体的应力应变特征。
其他文献
中苏门答腊盆地是印度洋板块向东南亚板块俯冲形成的弧后裂谷盆地,其演化经历了4个阶段:前第三纪前裂谷基底形成期;中始新世-渐新世同生裂谷早期;早中新世-中中新世同生裂谷
在机械制造加工过程中,刀具是最基本但又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其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加工成品的质量和加工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因此如何识别刀具磨损并及时更换已磨损、破
压缩机是一种将低压气体压缩成高压气体并输送出去的机械,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曲轴作为活塞式压缩机最关键的部件之一,因曲轴的疲劳破环而导致压缩机损坏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对曲轴特性研究及计算机仿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ZW-0.8/10-16型压缩机为研究对象,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1)曲轴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建模:根据活塞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和曲柄连杆机构的运动学关系,得出曲轴位移、速度、加速度与
随着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成并投入使用,融媒体形式的节目信息在互联网传播得以广泛应用,融媒体节目制作过程中需要搭建制播技术平台,以拓展媒体信息传播力,促进信息资源整合.
随着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油水关系更加复杂,剩余油分布更加分散,迫切需要加强对储层非均质性、油水运移分布规律、剩余油分布规律的深入研究,提高剩余油分布的预测精度,因此
我国油气资源丰富,但是许多地区地表结构和地下构造非常复杂,成为油气资源勘探的重点和难点地区。这些地区地表起伏不平,地下传播介质通常也是不均匀的,其表层还存在着低降速
摘要:大地电磁测深法是一种利用天然电磁场传播特性通过在地表观测相互正交的电磁场分量来获取地下深部地电构造信息的频率域电磁测深法。由于天然电磁场信号弱、极化方向随机
二类油层主要是指介于主力油层和三类油层之间的砂岩油层,其油层层数多、储量大,但渗透率较主力油层变低、厚度变薄、河道砂规模变窄、连续性变差,是大庆油田目前的产能接续
本文综合利用地质、钻井、测井、录井和分析化验等资料,解剖了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气藏的基本地质特征,分析了天然气成藏过程,建立了致密砂岩大面积含气的天然气成藏模式
物资供应是保障企业正常生产进行的重要功能,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铁路管理模式发生的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在研究和探讨如何拓展现代铁路物流,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