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公共项目投资管理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来源 :海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hy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项目的投资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基础,由于公共项目的公益性,而且投资额巨大、投资回收期长,因此对公共项目投资的管理一直是各个国家积极探索的问题。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我国对公共项目的需求不断增加,在许多地区公共项目投资滞后已经成为影响当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关键。在以投资拉动内需的政策指引下,我国投入了大量的财政资金进行公共项目的建设,但公共项目投资的管理中却存在着严重的投资超支、质量和腐败等问题,这与我国公共项目投资管理制度的不健全有很大关系。 本文在借鉴发达国家对公共项目投资的管理过程及程序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公共项目投资的投资决策、融资模式、建设监管等三方面存在的问题做了详细的阐述,并根据国外的成功经验得出了对我国公共项目投资管理的启示。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第一,分时期介绍了我国公共项目投资管理的制度变迁;介绍了公共项目投资决策主体及决策评价的特殊性,并分析了我国公共项目投资决策阶段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决策主体短视行为、决策标准单一、忽视公共项目投资科学论证等问题。介绍了我国公共项目融资的发展历程,并分析了我国公共项目融资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公共项目建设时期的主要风险,及公共项目投资建设和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二,介绍了国外在公共项目决策阶段的经验,主要介绍了德国、美国、英国公共项目投资决策的经验;介绍了国外公共项目的融资经验;介绍了国外公共项目投资监管的经验,主要介绍了美国和德国对公共项目投资的监管机制。 第三,根据发达国家的在决策、融资、建设监管方面的经验,针对我国公共项目投资管理在这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执行严格的公共决策程序,大力推进公共项目民间融资并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的启示。
其他文献
一般认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标志着国际美元本位制的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因为自身的内在矛盾——“特里芬两难”而最终崩溃,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是对美元霸权沉重打击,从此
介绍了湖南省内首次采用无筋钻孔压浆小桩对已建库房地面下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的工程实例,阐述了无筋钻孔压浆小桩的加固机理、特点、设计计算方法、施工工艺和处理效果.工
摘 要:电气控制中的电子技术在很多情境下都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安全。因为电气工程的不确定性特点,时间越久,其复杂性越大,很容易引起安全事故,在这种不利因素下,如若能有效的将电子技术应用于电气控制,不仅能把控制机下达的指令传送到子系统中,保证整体工作的进展,更重要的是安全性有了极大程度的保障。  关键词:电子技术,实用性,安全  前言:电气控制中的电子技术的发展不仅为我们的普通生活带来了诸多益处,同样
叶利钦时代的俄罗斯自苏联解体后,采取了激进式的转型方式,期冀通过“休克疗法”快速的摆脱当时僵化的计划经济体系,进而实现经济的增长。事实上,“休克疗法”给俄罗斯带来的却是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