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工理论的物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han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现代物流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物流的分工演进是分工深化的结果,同时这也是个动态演进的过程,采用了分工的生产行为模式后,行为者在其专业化领域中能够逐步积累起较高的理性知识水平和信息水平,因而逐渐接近行业内最高的生产力水平。随着行为人在该专业化领域时间的增长,他就有可能获得该生产行为劳动生产力的逐渐提高。分工和专业化所带来的效果就在于生产效率的提高,从而实现经济的增长与进步。在阅读和归纳分析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笔者主要就现代物流分工演进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了研究。 从专业化分工的视角来考察物流演进,在物流产业萌发的初级阶段,每个企业也基本上采取自给自足的方式,但随着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水平的提高,企业开始转向改变企业内部的分工结构,实现专业化带来的报酬递增。当企业内部分工达到一定水平后,企业需要将企业内部分工面向外部市场,提升专业化分工水平.随着企业日益重视核心竞争力,企业开始转向上下游企业进行分工协作,通过深化整个供应链上各个企业之间的分工,进而提升生产效率,实现经济增长。 本论文不仅从理论角度分析现代物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而且运用中国1980-2003年的年度经济数据,并在模型中加入固定资产投资这一变量,消除遗漏变量误差,通过ADF检验、PP检验、Johansen检验和Granger检验,对物流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定量地探讨物流发展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结果表明,物流发展水平、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唯一的协整关系,即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从反映长期的协整方程来看,物流与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带动作用显著,物流的发展是分工深化的结果。我国存在固定资产投资与物流发展水平之间的单向因果关系,即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带动物流的发展,同时由于物流的发展是分工深化的结果,因此固定资产投资正在带动分工的深化,从而带动中国整体经济质量的提高。建议通过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促进加快达到较高的专业化分工,从而实现我国产业的跨越式升级,尽快缩小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先进国家之间的差距。
其他文献
春秋时期管仲就曾说过:“地者,政之本也”。在我国,土地问题一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也对社会政治存在着深刻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初期,全国大规模的土地改革结束了“占农民总数
以4-乙酰氧基-2-甲基-2-丁烯醛为原料,经醛基保护、酯交换、氧化合成3-(5,5-二甲基-1,3-二(口恶)烷-2-基)-2-丁烯醛.首次采用氯化亚铜协同TEMPO催化氧化2-(3-羟基-1-甲基-1-
中国保险业最近几年连续高速增长,但是体育保险这一块市场几乎还是一片空白,这与我国要做大做强保险业的宏伟目标以及我们体育强国、体育大国的国际地位极不相匹配。加速体育保
“三农”问题是中国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关系到工业化、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而制约我国当前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农民的分散经营。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关税壁垒进一步弱化,非关税壁垒,特别是以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合格评定程序和绿色壁垒等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日益突出,并且涉及的
本研究报告在考察黄金在货币金融体系中地位演变的基础上,剖析了当今世界上黄金储备对各国的重要性,提出中国应扭转黄金储备偏少的现状、增加国家储金。报告特别对目前中国超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