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少先队辅导员职称评定对于促进辅导员队伍建设和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职称评定政策是对职称评定工作的一系列环节进行规定的法律条文和政策体制,职称评定政策在出台和落实过程中主要包括职称评定政策文本制定、职称评定政策执行以及职称评定政策监督等环节。其中,政策执行是最为关键的环节,政策执行是将政策内容转化为政策行动的重要环节,因此职称评定政策的执行是否合理有效、是否存在问题,对于职称评定政策效果的发挥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选取保定市作为研究对象,以史密斯政策执行理论为基础,运用文献法、访谈法和问卷法等方法,对该市少先队辅导员职称评定政策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首先运用文献法总结归纳关于少先队辅导员职称评定政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形成研究述评。其次再运用访谈法对保定市11名大队辅导员老师和3名总辅导员老师分别进行访谈,掌握一手资料。最后运用问卷法向保定市大队辅导员老师进行分层随机抽样,每个区、县和县级市发放4份问卷,共发放84份问卷,回收71份问卷。同时在此基础上,了解和掌握保定市在辅导员基本信息、当前职称评定政策了解程度和评定方式、职称评定的程序与流程、职称评定的条件和指标、职称评定政策执行效果和差异、监督与申诉机制等方面的现实情况。本研究立足于保定市少先队辅导员职称评定现状,对存在少先队辅导员职称评定政策文本设计不科学、政策主体管理不到位、政策环境存在区域和资源分配差异等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且从政策设计情况、政策执行主体情况和政策环境方面针对相关问题进一步剖析其产生原因,主要是政策设计缺少操作性和特殊性、政策主体缺乏沟通协作和监督机制、政策环境缺少进修渠道和政策宣传等造成。论文针对保定市少先队辅导员职称评定政策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提出可行性建议,首先,科学制定政策文本,畅通评定渠道;其次,推动部门机制建设,加强制度保障;最后,营造良好政策宣传氛围,优化资源分配,以期推动辅导员职称评定政策有效执行,促进辅导员群体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