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立场、求实创新的精神、丰富的军事实践经验和对军事发展脉搏的准确把握,不断开拓进取,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其创立的新时期军事教育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军事思想,实现了军事教育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和开拓创新,是我党我军军事教育工作的理论宝库,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邓小平在领导全党全军工作的过程中,始终对我军军事教育工作给予了极大的关注。面对“十年文革”对全军造成的影响和世界主题的变化,他英明地提出“要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夯实了我军百废待兴的军事教育的地位基石;着眼高新技术迅猛发展引领的世界新军事革命,邓小平要求军事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国防现代化”为指向,邓小平反复强调“培养现代化的军事人才”是军事教育的目标;围绕军事教育的根本要求,邓小平“坚持把部队办成一个大学校”,通过培养军地两用人才,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国防现代化建设的融合互动;聚焦于战斗力提升,邓小平提出了衡量军事教育成败得失的标准。这一系重大理论成果的产生和形成,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渊源、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条件、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基础,以及个人的主导性因素是密不可分的。邓小平新时期军事教育思想的形成,经历了从初步酝酿到发展成熟,再到丰富深化的历史阶段。其精神内核中彰显的鲜明时代性、强烈实践性和突出创新性特征,既充分反映了新时期部队和院校建设的基本规律,是新的历史条件下部队和院校的治军之道,也必将为强军兴军新征程中我军军事教育建设的创新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